《山渐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渐青- 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切,爷没带银子,但有交子!瞧着!”

许清说着对唱完曲后,正在各桌讨赏的小姑娘招招手,各桌的客人正多则十来文,少则三两文的,把赏钱丢到小姑娘手中的盒子里,那唱曲的小姑娘长得挺水灵,梳着一对双丫髻,那双大眼睛有点象家中的小颜,让许清颇感亲切,等小姑娘走过来,许清抽出一片五贯的交子,放到她的小盒子里,把人家小姑娘吓了一跳,连忙要跪下磕头。

“别磕,别磕,你曲儿唱得好听,多给点赏钱是应该的,去吧!”

“多谢大官人,多谢大官人!”小姑娘得了这么多赏钱,再被许清一夸,兴奋得小脸通红,最后还是给他捡裙行完礼,才欢喜的去了。

啧啧,这赏钱咋就给得这么有成就感捏?别人欢喜,自己开心,一举两得,许清突然又想起京里的关公子来,当初自己被他用钱砸得晕淘淘的,羡慕不已,等回京后是不是也去找他砸回头呢?

“侯爷,属下一月的俸银也没这么多,要不属下这护卫不干了,改给侯爷您唱曲吧?”李光男看着许清出手大方,故作泄气的说道。

“就你那嗓子,可别!人家唱曲要钱,你唱曲要命,爷我可听不起!”

旁边的几个护卫听了爆笑起来,把酒全喷在了李光男身上!

“作死啊!信不信我唱曲给你们听个够!”

被李光男以唱曲威胁,几个护卫顿时神色大变,头全低到了桌子下,只剩下双肩不停的耸动。许清乐了,对李光男笑道:“以后他们不听指使,你就用这一招准灵!”

许清他们在楼上坐了一盏茶功夫,荆六郎才把提举司的吏员带过来,那叫宇文启的吏员对许清出现在丹阳倒不奇怪,毕竟丹阳离扬州并不远,想必早以听到了风声。

添酒加筷之后,许清对宇文启问道:“无他,找你来就是想对丹阳的水利工程作个了解,说说现在的进展如何。”

宇文启拘谨地答道:“回少卿,丹阳的田间引水渠道基本都清淤过了,大部分小河堤也都作了加高加固处理,只是九曲河有一段大堤本来还须加固的,但丹阳知县蒙汉清说朝廷拔下的银子已用完,九曲河的工程又比较大,所以目前丹阳县暂时无力处理。”

“那你们可有发觉蒙汉清有贪污款银的嫌疑?”

“这个属下仔细盘查过,倒没有发现蒙汉清有贪污的嫌疑,这次朝廷下拔到丹阳的款项共计九百四十贯,虽然水利工程动用的大多是厢军,但人马嚼用加上工程用料的费用,这些银钱确实不多的,蒙汉清后来还发动了当地乡绅义捐,共筹得五百多贯银钱也全投了进去。然九曲河属下也去看过,若想彻底治理好那二十里河堤,起码有万贯以上投入才行。”

许清听了暗叹,这次虽投入了一百五十万贯的工程款,但铺开的摊子太大,分散到各地确实少了些,许清也不奢望一次便能把大宋的水利全治理好,能治理一些紧要的就不错了,朝廷这次除了从大宋银行贷款一百五十万贯外,同时还大力号召各地乡绅义捐,毕竟土地是他们占的多,捐出一些钱来整修水利,最终受益最大的还是他们。

看到许清脸带忧色,宇文启说道:“少卿也不必过于担心,九曲河堤虽不及治理,但成灾的可能性也不算大。其实江南一带虽然雨量充沛,但由于河网密布,能大量的分摊去水量,所以江南发生大水灾概率反而比较小!重要的反而是那些小河道的整治,一是有利于田间灌溉,二是在雨量大时,能迅速把水流引向大江,这样一来,就算农作物一时被淹,由于大水消退的快,损失也不会很惨重。”

许清很欣慰地看着宇文启,从他的话里可以得知,这人不是那种满口空话,言不及义的人,对水利及农桑有比较深的认识,能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若是司农寺都是这样的人,自己也不用这样不停的奔波了。

许清和宇文启攀谈了许久,直到夜色将临,才下楼去丹阳的驿馆,驿馆位于城西,可行船直达,街边的商铺入夜不息,门前一盏盏灯笼照在水上,加上来往的人声,凭添了几分暖意。临水的青楼更是灯火通明,姑娘们不畏寒流,依然穿着薄薄的衣衫,水袖招摇,于楼上娇声畅笑。

大宋农村由于赋税繁多,土地兼并严重,通常都显得比较凋弊,但城镇之中却恰恰相反,由于商业发达,城镇之中尽显繁华,特别是江南和京城一带,处处笙歌,入眼处一片歌舞升平。和许清在沂州看到的情形,仿佛就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来到城西的驿站,驿卒们一听是京里来的大官,顿时忙得不亦乐呼,给许清安排好房间后,又赶忙去通报知县去了。许清泡完一个热水澡出来,夜色中听到一阵晚钟悠悠传来,宁静的河边,淡淡的月色,再听这远远传来的钟声,颇有一翻张继在《枫桥夜泊》里描述的意境,许清问了一下驿卒,原来几里外就有一座普宁寺,寺中有唐朝中和三年铸造的大铜钟。钟重五千五百斤,被喻为江南第一梵钟。乃当时一个叫王十四娘的信女捐款铸造。

许清出门远眺,夜色中尚能望见普宁寺的斗拱飞檐,鳞次栉比的殿宇散落在林木的掩映里。

不等他多看,丹阳知县蒙汉清便带着几个县里的主官匆匆赶过来了,因前面从宇文启那里对这位知县有了初步的了解,许清对这个县官还有些好感,不免要和他应酬几句。

“巡察使来到丹阳,下官竟浑然不知,多有怠慢,还望巡察使恕罪!恕罪!”蒙汉清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说话时中气十足。

许清对他拱拱手回了个礼,随意地答道:“蒙知县不必客气,本官巡视地方水利,来去匆忙,本不欲多打扰地方,蒙知县何罪之有。”

县里的主薄接口道:“得知巡察使到来,我等已着人去安排接风宴,还望巡察使赏光!”

许清摆摆手,以旅途劳顿为由,三言两语把这些官儿打发走了,丹阳的情况尚可,他本不打算在此多作停留,对这些应酬也就腻味得很。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早许清带着护卫再次坐船出发,准备前往下一站常州,船转出丹阳再次驶上大运河,岸边的芦苇结着一层寒霜,白了头的芦花在清晨的雾气里轻轻的起伏,许清嘴里哈着热气,站在船头等待着东边的第一线朝阳,透过渐渐稀薄的雾气,却蓦然发现,芦苇边停泊着一只船儿,船头站着的人儿,那湖绿色的衣裙在晨风中飘拂着。随着第一线朝阳的洒落,秀发上的露湿的钗儿反射着点点的莹光。

“快快快,靠过去,靠过去!”许清心中有一丝丝的抽痛,连声吩咐着,等两船靠近,他不迭地跳过去,将露湿的人儿一把抱回舱中。

“你这傻丫头,你这是要做什么?怎么这般不听话!”许清一边说着,一边拾过轻裘把水儿包了个严严实实,捉住他冻得冰凉的双手,捂在手心里不断地揉搓着。完了忍不住在她俏臀上拍几个巴掌。

整个过程水儿就静静地看着他,一言不发的任他摆布。许清暗叹一声,把火盘移近,柔声说道:“水儿,不是让你回扬州吗?为何不听话?这样夜泊江边,若是出什么事那如何了得?”

水儿冻红的脸上还带着柔和的微笑,许清看不下去,取下她的发钗,将就用袖子帮她细细擦着发上的霜花。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大人,这不是很美吗?大人愿溯洄从之吗?”水儿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许清一听恼了,掀起她的俏臀又用力拍了几巴掌。

“我看你还蒹葭苍苍!我看你还白露为霜!这大冷的天,你一个弱质女子都冻成冰人了,玩什么白露为霜,爷我就粗人一个,连《诗经》都没读过……”

“大人没读过《诗经》,怎么知道这是《诗经》里的句子?”水儿抢过他的话头,把许清呛了一把,在许清愕然之间,她带着笑意,将凉凉的脸颊靠进他暖暖的怀里。

许清长长吁一口气,紧紧搂着她娇小玲珑的身体,至少,此刻能给她一些温暖吧!

第二百一十五章美丽的错误

“赶紧喝完!”

“都第二碗了,奴家哪里喝得下这么多?”

“你不是很利害吗?能在船头顶风站一个多时辰,喝两碗姜汤算什么?”

“可是大人,这站船头与喝姜汤……。”

“站得越久,喝得越多!下次你若再敢做这种傻事,我就直接把你丢姜汤锅里!”

“大人……”

水儿的声音甜糯得让人心头发软,许清干咳两声,掉过头去作一副没得商量的样子。水儿的嘴角微微的翘了起来,最后还是乖乖的把碗里的姜汤喝完了,姜汤虽辣,心里却甜甜的。

经过水儿上演这么一出,许清也不好再直接把她赶走了,她去苏州就去苏州吧,总之不误了正事就行。水儿喝完两碗姜汤,琼鼻上冒出细细的香汗,双颊也恢复了红润,许清斜卧在软榻上,看她用手掌对着小嘴轻轻地扇着风,双眉微蹙,一头秀发还披散着,如同美人新睡起。

许清只得起身准备给她煮茶润润口,水儿轻盈的按住他的肩头说道:“奴家来吧!”

嗯,运动一下也好,许清乐得清闲,连话也懒得说,双眼滴溜溜转一圈,然后盯着小几下眨两下,水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小几下放着一包茶叶,咬唇轻笑一声,不由得抬起素手对这懒汉打两下。

水儿一手挽着袖子,一手拿着小木瓢从水瓮里,把水舀到干净的瓷壶中,把炉中炭火挑亮,再把瓷壶架上去,然后在软榻边坐下,开始细细地涮着茶杯,动作柔婉轻灵得象她的舞姿一样,神情专注,如同一个贴心的新嫁娘。

清晨的阳光从小窗透进来,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让人仿佛感觉到时光在慢慢放缓它的脚步,许清这样斜卧看着她的每个动作,闻着她身上淡淡的体香,听着船行水上的波声,不用过多的去思量水儿的心意,那柔柔的动作胜过最生动的语言,或许,她也是自己前世曾回望过五百、五千、百万次的那个人儿吧!过了许久,他心里一叹,双手抱头轻轻吟道: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跫音不响,翠帷不揭;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水儿的动作停滞了下来,螓首缓缓的低了下去,阳光照在她青葱如玉的十指上,几滴晶莹剔透的水珠从她指尖轻轻滑落,舱内寂静无声,仿佛能听到心扉掩起又开启的声音。

“就算真是个美丽的错误,水儿乃愿去聆听,哪怕这达达的马蹄声一去不复返,哪怕他只敲动过水儿的心扉一次,也总好过自己一生守着那小小的寂寞的城。”

水儿的声音带着微微的颤音,侧身将头靠在他的手臂上,细细的发香如兰花幽淡。

炉子上的水开了,随着细碎的沸腾声,一缕缕水气在小小的船舱里弥漫,让一切变得有些不真实。水儿就这样静静地靠在他温暖的臂弯里,直到许久之后,传来他悠长的鼻息。她侧过脸去,看着他沉静的睡相,却突然发现他双眼的睫毛还在轻轻的颤动。

水儿咬唇一笑,轻轻吁了一口气,起身将炉上沸了许久的水倒掉,然后从瓮里舀水重烧,正如刚才自己所说,两人的相处也许是短暂的,但那又怎么样呢?没有了太多的奢求,就不会有太多的失落。就象现在一样,坐在他身边细听一江水流,抑或煮好茶,等他什么时候起来了喝上一口。

过午时分,离常州已不远,河道上的船只也多了起来,水儿趴在小窗上看着江上的风景,还不时转过身来,帮他把茶斟上,许清盘腿坐于小几前,正捧着一本《重定刑统》细看着,不管什么时候,做法盲总是要吃亏的,所以许清没事就把律书拿出来翻翻,现在好歹也做官了,若连宋朝的法律都没一点了解,说不定什么就要闹笑话,诗词歌赋可以抄袭,这刑律却必须自己慢慢啃才行。

北宋建立之初,沿用唐代、五代的律法,到了建隆四年,才以后周的《显德刑统》为基础,修成《重定刑统》,作为大宋的律法颁布实施。《重定刑统》基本上是抄袭唐律,改动不大,分为名例、卫禁、职制、户婚、厩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等12篇,篇下设门,共213门,律后附敕、令。

因为这样的法律条文太枯燥,所以许清每天也就看十条八条,贪多反而嚼不烂,他刚想放下书,就感到小窗为之一暗,窗外传来一阵管弦乐声,接着便听到一个疏狂的声音嚷道:“不就是压死几只蚂蚁吗?刘得星你少他娘扫兴,来来来,喝!”

接着就是另一个带着几分焦急的男音道:“衙内,小声点,好好好,我喝!”

“咦!美!太他娘的美了!本衙内就没见过这么美的娘们,快快快,把船靠过去!”等那疏狂的声音再次响起,许清从水儿趴着的小窗望出去,只见右边并行着一艘两层的花船,花船上歌舞正浓,两个二十来岁的男子临窗而饮,那位被称为衙内的疏狂男子正紧盯着水儿,大袖连摆吩咐着花船靠过来。

水儿连忙把头缩了回来,有些忐忑地看了许清一眼,这时又听那个叫刘得星的惊咦道:“那不是我们扬州万花楼的水儿姑娘吗?她怎么会在这?”

“哦,原来是扬州万花楼的水儿姑娘,本衙内是早有耳闻,不想竟这般美艳,真是让人一见消魂啊!本衙内今日说不得要一亲芳泽……。”

“衙内!周衙内,您喝多了!”

“您才喝多呢,滚!美人,本衙内来也!”

许清把荆六郎叫进来,吩咐他们稍安勿躁,然后端起几上的清茶,轻汲一口,一副闲适安然的样子,仿佛对那周衙内越靠越近的花船浑然不觉,走南闯北这么久,旅途寂寞啊!难得遇到这么好玩的事情消遣消遣,他还真怕错过了人家周衙内的表演。

水儿却嘟着嘴望向他,眼里又浮上了几分幽怨,最后干脆别过脸去说道:“大人真将水儿弃若弊履吗?人家这样欺负水儿,大人都能视而不见,好教水儿伤心!”

“呃,有人欺负你了吗?说!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欺负我们水儿!”

“你……”水儿为之气结,接着就听两船轻撞在一起的响声,一晃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