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渐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渐青-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免礼,免礼,子澄啊,快快近前来,让朕看看,子澄这次渭州城下大战党项大军,功勋卓著,朕心大慰,子澄没有伤着自己吧?”赵祯再次见到许清,依然免不了有些激动。眼中透着掩饰不住的笑意。

“劳陛下挂念,臣受宠若惊,此翻托陛下洪福,于渭州城下才侥幸取得一场小胜,不敢当陛下夸奖。”许清也只得谦虚一阵,走个过场。

“子澄能这么快回来,朕很高兴,朕真怕你立了大功之后,头脑一发热,在西北赖着不回来,朕正想派人把你纠回来呢,哈哈哈,算你识趣,子澄明日记得来早朝,朕要当着满朝文武封赏你这位大功臣,还有教导营及前方将士。”

许清突然腆脸笑道:“渭州这战赢得侥幸,臣本不敢受封赏,可陛下既然有千金买马骨之心,想把微臣竖起来做个典范,以激励众臣,那臣也只好愧领了,这个嘛,只是不知陛下打算给臣这副马骨赏点什么?”

赵祯见他说得有趣,指着他哈哈大笑起来,笑完说道:“你这马骨啊,还真是千金难得,至于赏什么嘛,明日便知,放心吧,你为朕做了诸多大事,朕一直记着,这次借着大胜的由头一并封赏下去,他人就不会有什么话说。”

俩人愉快地聊了一阵许清西北之行的经历后,赵祯挥挥手,殿中随侍的太监宫女便纷纷退了出去,等天章阁里只剩下俩人时,赵祯才轻声问道:“让你去会范爱卿,想必你们已经深谈过,说吧,情形如何?”

见赵祯这回竟这么直接,许清也没再犹豫,将范仲淹提出的十条革新之策原原本本道了出来,然后静待赵祯思索,殿中一片沉静,许清拿起方刚宫女上的茗茶,轻饮一口,殿中的龙涎香散发着清新的香味,让人感到神青气爽。

赵祯思量良久,才望向许清沉声问道:“子澄认为范爱卿这十策如何?”

许清淡淡地答道:“臣个人认为,范大人这十条革新之策确实切中时弊,不过施行起来……呵呵,主要是看陛下决心有多大了。”

赵祯瞪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道:“少打马虎眼,你我君臣二人,有什么话但无妨,如今,你再藏着掖着,小你朕收拾你。”

许清赶紧坐正身姿说道:“想必陛下也看出来了,范大人这十策主要集中在肃整吏治方面,陛下您自己也说了,如今我大宋冗员无数,也就是说从吏治入手,必会马上遭到这无数冗员的抵制,他们一定会用尽各种手段阻止革新,甚至不惜用栽赃陷害,捏造罪名等手段,攻击负责革新的大臣,而陛下您,将承受最大的压力,他们会群起而来,向陛下上谏书,上血书,甚至天天来呼天抢地的哭诉,陛下自己做好了承受这些压力的准备了吗?”

赵祯听了脸上神色一片凝重,阻力有多大不用许清说,他心里也明白,沉默一会后又静静地看着许清,等他继续说下去。

“陛下,范大人这十策主要是肃清地方州府吏治,对朝廷中枢各部门却极少提及,然而不先革新中枢,又怎么去肃整地方呢?上次臣与陛下论及司农寺时,陛下也说如今三省六部形同虚设,尽是冗员。微臣斗胆直言,当年太祖皇帝有意架空三省六部,太祖这样做非常明智,唐末以来政权更迭频繁,地方割据严重,大宋初立,国祚未稳,太祖才不得已架空三省六部,集权于一身,避免政局再出现动荡,其用心良苦;然而如今我大宋立国已近百年,天下归心,大宋正统早已深入人心,臣以为此时已到了归政三省六部之时,使各个部门能正常动转起来,否则继续保留这么臃肿机构,和无数的冗员,大宋怕自己就会被拖得喘不过气来,臣的意思是,只要陛下牢牢抓紧军权,其它的再不必担心什么,谁若有异心,陛下一声令下,臣第一个去把他给灭了。”

许清可谓推心置腹,把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最后免不了再表表忠心,安安赵祯的心。

赵祯点点头,许清说的他也想过,再这么架空三省六部,确实不是办法,至于许清所说朝廷将会被这些臃肿的机构拖得喘不过气来,赵祯自己对此体会比谁都深,这些年光是官员的俸禄就占去国库收入的大半,加上西北大战频繁,赵祯自己早已有不堪重负的感觉,常常被压得夜不能寐。否则也不会动了改革之心。

“然则子澄是认同范爱卿的革新方案了?”赵祯的声音凝重中透着一股子难言的意味。

许清摇摇头答道:“范大人的方策自然是好,但施却要讲究策略才行,如果一开始便按照范大人的策略,从大力肃整吏治入手,那所承受的压力怕是连陛下也坚持不下去,所以臣还是认为先抓好财权,大力开源,同时革新军制,裁撤老弱,挑选精壮,勤加演练,趁西夏这两年同样虚弱之机,一举收复西北,分流部分官员后,再大力整合机构,肃清余下冗员。陛下,从开始建银行、建船厂时臣就跟您提过一套将国内矛盾转嫁向外的方案,臣至今依然坚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把革新的阻力减到最小,从而顺利完成最终的革新,整个过程中陛下承受的压力也会小得多。”

赵祯的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桌面,许清每说完一段话,他都会思索良久。

“范爱卿和韩爱卿他们可认同你的方案?”

“陛下,臣将自己的想法向范大人、韩大人分析过后,韩琦韩大人首先认可了微臣的方案,范大人尚有些犹豫,不过臣料想,最终他也会认同的。”

赵祯好象下了很大的决心,右手突然在桌面上重重一击,沉声说道:“好﹗我大宋确实到了非革新不可的地步了,朕空养着无数官员,有用的没几个,自己宫中用度一减再减,尚不足填补国库虚空一角,子澄,你先强军收复西北的策略朕已思量几个月,这更合朕的心思,这样吧,你回去把你的革新方案写成细则递给朕。”

“是,陛下,只是……”

“放心吧,不会让你来打头阵的,朕还舍不得呢。”

第一百六十一章打的就是你这狗官

许清自皇宫出来,心情极为舒畅,自己的策略得到赵祯的首肯,那也就是说自己这根小小的杠杆起作用了,未来的走向会是怎么样呢?许清不知道,他只知道现在需要淡定,没错,要淡定再淡定。现在嘛,先逛逛街,泡泡妞,调教调教小颜这丫头先,不然不知道什么叫非礼莫闻。

许大官人意气悠闲,骑着黑寡妇沿街漫游,午后的阳光暖洋洋洒在身上,繁华的市井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他转过一条小街,准备抄近路去景明坊一趟,今早在大宋银行总部没看到梁玉,自己回来了,总应该去见次面,免去他挂心。

小街上人少了许多,他正想策马小跑起来,前面的一家大门里突然跌跌撞撞倒出一个小孩来,把他吓了一跳,赶紧勒紧马缰绳,黑寡妇人立而起,小孩就跌倒在前面五六尺远的地方,哭喊不已,这时门里又冲出来两个家丁,对着小孩踹了几脚,恶狠狠地吼道:“小野种,也不瞧瞧这是什么地方,是你来撒野的地方吗?快滚,不然打死你这小野种。”

许清初时以为是小孩偷人家东西被抓住,正想不理,就听大门里一个妇人哭喊着冲出来,却被两个仆妇死死的拖着,崭新的衣衫头饰零乱不堪,看到小孩倒地不起,那妇人大声哭喊道:“儿啊,你怎么样了,儿啊,是娘对不起你啊……”

那哭声透出的悔恨和绝望,让许清听了直纠心,只见她这时又突然转身,对刚走了来的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人应声跪下,语无伦次的哭求道:“大官人,大官人你行行好吧,当初说好进门之后大官人要照顾震儿的,大官人,求求你了,放了我们母子吧,我不进李府了,放了我们母子吧。大官人……”

那妇人不断地磕着头,原本清秀的脸上泪水和额头上的血混在一起,看上去模糊一片,中年人不为所动,对外面的家丁抬抬手,两个家丁又冲上去架起地上的小孩,准备架走,谁知那小孩突然张口就咬,把一个家丁手上的肉都咬下一小块来,小孩奋力挣脱另一个家丁的手,向门里的妇人扑去,嘴里哭喊道:“娘亲……娘亲你怎么了?娘亲不要磕了……”

许清一听这小孩的声音有点熟,仿佛在哪里听过,正疑惑间,门里那个中年人突然扬脚用力一踢,再度把小男孩踢得倒飞而出,嘴里了也厌恶地骂道:“滚,小畜生,再敢来纠缠非打死你这小畜生不可了。”

小孩仰面倒飞而出,许清这回算了看清小孩的真实面目了,不就是那回自己从晏家出来,提醒自己别进死胡同的小孩子?许清那夜还买了他二十来个吹饼,想起这小孩说他父亲战死在西北,许清脑袋突然‘嗡’的一声轰鸣,这可是战死沙场的烈士的孩子啊,竟受如此虐待殴打……

门里那妇人还在不停地磕头求着,想趴出来救自己的孩子,又被两个两个仆妇死死的按住,中年人狠狠地在那妇人脸上扇了一巴掌说道:“贱人,进我了李家大门,由不得你。”

眼看那两家丁又要上前去殴打小孩,许清飞身下马,长长的马鞭向其中一个家丁面上狠狠抽去,人也跟着扑上,飞腿猛踢而出,马鞭在那家丁面上抽出一道深深的血槽来,另一个家丁也应声被他踹飞出七八尺外,他正想上前扶那小孩子,门里的中年人就厉声喝道:“哪来的不知道死活的东西,竟敢管我李府之事,来人啊,给我打。”

中年人喊声刚落,门里瞬间又冲出七八个家丁,人人拿着木棍,两个还拿着长刀,呼拉一下向许清便围了过来,许清手上的马鞭用得不顺手,干脆朝那拿刀的家丁脸上扔去,自己也跟着揉身而上,经过西北一趟尸山血海的大战下来,他对这些小场面连眉都不皱一下。

拿刀的两个大汉似乎有两下子,应该是这家府上的护院之类,许清刚扑上,长刀便带着风声迎面劈来,许清斜拉一个虚步,让过刀锋,然后左肘狠狠的撞上去,把那大汉撞得象一只大虾一般,长刀哐啷一声掉在地上,人也捂着腹部卷缩倒在地上,口里连白沫都吐出来了。

一招得手,许清更加自信,再度向别一个拿刀的大汉扑去,那大汉见同伴一招便被撞得倒地不起,不免有些胆寒,厉喝一声,刀缠着自身盘掠起来,许清一见半道抛开他,向另外那些拿着木棍的家丁扑去,这些家丁也不过平时打打杂而已,哪里经得他如此出手不留情的狠打,几个照面便被许清全放倒在地上,一个个呱呱地痛嚎着。

许清捡起一根木棍,正要向最后持刀的大汉逼去,门里的中年人这时一见情形不对,不禁神色具厉的大喝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管我府中之事,你知道本官是谁吗?本官是太子中舍李定,你难得不怕皇法吗?”

太子中舍李定?他娘的,也不过一个六品官而已,如今赵祯唯一的一个儿子才一岁呢,也没封太子,而且据许清所知,历史上赵祯所有的儿子最后都夭折了,不得不从宗室里领养一个来着,许清可不是刚穿越来时啥也不懂的愣头青,大宋如今连太子都没封,你这个太子中舍也只能算个散官,横个鸟?

许清刚在脑里过滤一下他的身份,那叫李定的中年人以为他怕了,再次厉声喝骂,还狠狠地又踢了一脚趁乱趴近他母亲的小男孩,眼看那孩子嘴里都滴出血来了,许清被怒气激得发狂,提棍就上,扑向那持刀大汉,几个照面将大汉撂倒。

然后一刻不停扑到李定,狠狠在他脸上左右开弓,猛抽起来,一边打一边大喊道:“狗娘养的,打的就是你这样的狗官,打的就是你这样的人渣,连战死沙场的烈士遗孤你都这样欺负,老子今天不把你打得连你娘都认不出你来不可。”

许清打得正爽,旁边突然跳出个锦衣少年,不由分说冲到许清身边,许清还以为他是来拉架的,谁知道他刚冲近,就狠狠地在李定身上踹了几脚,嘴里大喊道:“爽快!他娘的,竟敢欺负我前方战死将士遗孤,看老子不打死你!”

许清一听愣了一下,这都谁啊?这口气怎么学得这么快呀?

远远围观的人群见他们这样狂殴一个当官的,不由得指指点点,那孩子的母亲听许清这么一说,仿佛触动了伤心处,更是撕心裂肺的抱着孩子痛哭不已,那哭声透出无限的委曲、无奈,让许清听了也不禁心酸不已,这要受多大的屈辱才能哭成这样啊。

许清他们把李定抽得脸如猪头一般,跌坐在门槛上,还不解恨,又狠狠的在他身上踢了两脚,许清这才过去向那妇人劝解道:“这位娘子,快带着你的孩子走吧,这里有我,你快先离去。”

他跟妇人说完又回头问他锦衣少年道:“这位小兄弟怎么称呼啊?”

那锦衣少年爽够了,得意地答道:“瞧你这人还对胃口,告诉你也无妨,在下曹佾是也!”

许清还未来得及跟那锦衣少年多说两句,地上那妇人听了许清的话,哭声突然止了下来,仰起带血的脸孔,精神有点恍惚的喃喃说道:“走?往哪里走?老天爷啊,你让我往哪里走……”

说到这里她又突然抱着孩子转过身去,用力地对着李定磕头哭求道:“大官人,求求你,求求你,放我们母子走吧,大官人,求求你放过我们吧……”

许清一下子茫然不解,迅速把刚才他们的对话在心里回想一遍,再看看这场景,心里一片恍然,这位孩子的母亲该不会改嫁进李家,或都做了李家的小妾了吧?

果不其然,只听那跌倒在门槛上的李定尤自发狠地说道:“小贱人,进了我李家门,你还在外勾三搭四,本官不会放过你们这对奸夫淫妇的。”

妇人一听哭得更惨,嘶声辩解着:“大官人,我没人勾三搭四,我不认识他是谁啊,大官人,当初进门之前你说好要扶养我震儿的,如今怎么把他打出去,大官人啊,你放过我们母子吧,让我们母亲一起离开……”

许清正为这团烂账头痛,街让这时冲来许多开封府的衙役,那锦衣少年一见官差,顿时溜得比兔子还快,几闪就躲入人群不见了,许清一阵苦笑,方才看他一副凛然正气,没想竟是属兔的。

衙役们呼啦一下把许清他们全围了起来,一个捕头上来沉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咦,李大人,这是谁把你打成这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