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若非李显那一番言语,估计很快就到鬼门关报到了,也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结结巴巴的问道:“既,既如此,不知我等以后该如何行止,还请大王示下。”
第226章 方翼归心
李显方才那一番话虽然都是真的,却也不乏危言耸听的一面,目的自然就是为了迫使王方翼就范,如今见自己渐渐主导了双方的谈话,不由得心中颇为喜悦,不过在表面上却还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事到如今,为了我大唐社稷江山,小王也只有豁出这一条性命,不惜背负不孝之名,与母后对抗到底,哪怕是死了也无怨无悔,小王深信历史是公正的,若干年后定然会有人在历史中写道,周王显为了大唐社稷江山与武氏对抗到底,不愧为李氏后人,大唐皇族,如此一来,小王就心满意足了,不过若是万一小王得遂所愿,成功保住我大唐江山,将来定然为那些冤屈者平反。”
“大王不愧为大唐皇子,末将从大王身上看到了太宗皇帝之烈烈雄风,末将也相信,以大王之英明神武,定然会令我大唐江山稳如磐石,安如泰山。末将也相信那些含冤受屈者之冤屈一日能够得以昭雪,他们的英灵在九泉之下亦能得以安息,而那些生者,亦得以告慰。”
王方翼初见李显那一番话慷慨激昂,也不由得心中佩服,连忙赞叹不已,到了后来说起那些含冤而死者,不由得想起了他的堂妹王皇后,眼中已含满了泪水。他与王皇后自幼感情甚笃,后来王皇后受了武后诬陷,听说是王皇后掐死武后亲生女,当时就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再到后来听到了王皇后的死讯,更是泪流满面,对武后深恨不已,只不过他也知道形势比人强,自己虽然是太原王氏,可是在绝对的皇权面前却也是同样的无力,只能把这种痛恨深埋心底,如果不是今日李显方才那一番话令他打开心扉,恐怕这一生只能把这种痛恨带进棺材,不敢对任何人说起。
好在今日李显给了他希望,让他能够在有生之年听到除了自己之外的人说起对堂妹同情的话语,并且准备为她平反,虽然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句空话,但是王方翼却早已深信不疑,或者说,他宁愿一厢情愿的去相信这句话的真实性。
王方翼擦了一下眼角的泪水,轻轻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其实末将也知道,舍妹因为宫闱斗争失败,而当今皇上由于耳根子软,将其废去后位,这也无可厚非,甚至那人为免皇上日后惦念,将她再召入宫中,威胁其地位,因此将舍妹杀死,这一点虽然末将难以承受,却也只能认了,毕竟如果设身处地想一想,这也是不得不然,可末将最难接受的是,她竟然诬陷舍妹掐死她的亲生女儿,这一点末将敢保证舍妹绝不会做,还有,她纵然要杀舍妹,只是用根白绫也就罢了,可是却将舍妹做成人彘,这等残忍的手段实在令人难以忍受,不管如何说,当初她之所以能够重返宫中,可是舍妹一手促成,即便是今非昔比,恩仇之势已变,却也不该用如此残忍手段加以迫害,这,这简直就是,人神共愤……”
李显闻言也是轻轻叹道:“你说的又何尝不是?小王其实有时候也想过,有的时候母后也不容易,数次为她设身处地而想,觉得有时候出手也是不得不然,然而母后出手过于毒辣,很多人本来罪不至死,却被她摧残致死;很多人本来只是轻罪,却被她加诸重罪;很多人本身无罪,只不过和案犯有些交际,却被列为同党;甚至还有的人根本风马牛不相及,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捏造在一起;而有些人明明有才无德,或者无才无德,却因为溜须拍马、助纣为虐,却被授以高官厚禄,令我朝堂忠直之士反受小人所制,公道人心竟被弃如弊履,这,才是小王最为痛恨之处,小王相信,此人之屠刀杀尽朝堂忠义之士、而无耻小人充斥庙堂之时,便是我那母后篡夺大唐江山社稷之时,到了那时,纵然你我浑身是铁,又能拈得几根钉?”
“嘿嘿,莫须有之罪名,莫须有,或许有,唉,此言真是深得我心,诚然如大王所言,若是以后此人用莫须有之罪名大杀忠良,致令正直者难以保存,奸邪小人却遍布朝堂,如此则大唐国运不久矣,我大唐皇族亦是陇西李氏,若是令寒门小姓坐拥天下,此诚衣冠士族之祸矣,此祸绝对不下于昔日之五胡乱华。末将宁可舍此残躯,亦不愿此等惨烈祸事献于尘寰。”
王方翼方才那一番话完全是出于真心,这一点李显如何不知?只不过他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对方效忠自己,可是对方虽然只是对他敞开了心扉,现在却并没有表明这样的心迹,如此看来,自己必须再加上一把火,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想到这里,李显对王方翼正色说道:“除此之外,小王还准备一旦事成,便为所有蒙冤者拨乱反正,恢复名誉,追赠官职,重议谥号,让奸邪者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清正廉直之人必然不会被历史所忘记,比如故王皇后,我若一日能够事成,定然会恢复她的名誉、姓氏,并且依旧追赠她为父皇的皇后,对于她的族人也会尽量予以照顾补偿,为这些蒙冤者稍稍弥补心中之愧疚。”
李显这句话的确是触动了王方翼心中最大的痛处,只见王方翼再次泪流满脸,激动地说道:“大王能得如此,我那可怜的妹妹在天之灵将来也算是得以告慰,若是大王不弃,末将愿在大王鞍前马后,为护卫我大唐江山社稷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完之后,王方翼对李显顿首行礼,将头叩得砰砰响。
李显见状,连忙拉起王方翼,高兴地说道:“吾得王刺史,实乃如虎添翼,相信只要有王刺史这等忠贞之士相佐,我大唐必定江山永固,不管是甚么人,管他权倾天下也好,手眼通天也好,亦定然无法图谋得逞,王刺史为我大唐竭尽忠诚,小王亦不敢或忘,将来定然令王刺史身居高位,身后亦会名留青史,便是子孙亦能尽力照顾。”
“多谢大王,其实末将并不追求甚高位,亦不贪图名留青史,末将只想让逝者得以安息,让蒙冤者能够昭雪,让末将这一生最后一个愿望得以实现,如此一来,末将纵然是死,也都死而无憾了”。王方翼深深的看了李显一眼,郑重的开口说道。
第227章 两军阵前
李显与王方翼在大帐中一说就是一个多时辰,这让王方翼麾下的侍卫感到有些难以置信,因为作为王方翼的贴身亲随和太原王氏的家生奴隶,他们自然知道自家主将对于武后的痛恨,也知道自家主将因此而绝不会对武后的儿子们假以辞色,即便是对方解了鄯城之围,这也都是公事,非关私谊,再加上刚才已经商议了公事,无论如何想,都根本不可能会与李显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至于说话说这么长时间,那更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可这种绝无可能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这实在是太过骇人听闻了。
就在他们等的焦急万分的时候,大帐的帐幕终于被揭开了,李显与王方翼一起走出来了,虽然两人看起来很是客气,可是所有人都发现,他们两个人彼此之间看起来像是颇有隔阂。
而这才让王方翼的心腹侍卫们认为是再正常不过了。
即便是这样,他们也很奇怪,这一个多时辰,两个人在一起究竟说了些什么。于是王方翼的亲兵队长王虎自问与主将感情深厚,终于忍不住问起来这一点。
却听得王方翼淡淡的说道:“只不过是探讨当前军情,但并未说些有用的东西,不过不管如何,我还是会配合他打好这一场仗的,毕竟这是公事,皇上对我恩重如山,我王方翼纵然心中再委屈,却也不能以私废公。”
“叔父说得对,侄儿最佩服的,就是叔父这等公私分明之人。”王虎本来是王方翼的一位远方侄子,其家族血缘虽属太原王氏,却也已是支脉,家道早已没落,万不得已之下,便随着王方翼从了军,这么多年来倒也练得一身武艺,成了王方翼麾下的亲兵队长。
与此同时,这王虎受到王方翼的影响,为人也颇为正直,所以方才听了王方翼所说的话,这才由衷的称赞。
虽然王虎算得上是绝对信任的心腹,但王方翼却并没有把之前与李显的谈话透露出一分,在他看来,自己这一条命算不了什么,可如果因此而对李显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从而妨碍李显抵抗武后、保卫大唐之路,那他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即便将来死去,到了地下也没脸去见那些蒙冤的魂灵,更没脸见他的堂妹王皇后。
就在鄯城解围的第二天,洮河道行军副总管王孝杰率领着六千大军来到了鄯城城外的军营之中,半月之后,洮河道行军副总管、工部尚书刘审礼统率着三万余大军并大量辎重粮草来到了鄯城之内,这一下子终于彻底解决了大军所需要的粮草问题。
而李显麾下的大军总数,也终于达到了十万之众!
虽然看起来人数也算不少,可是比起噶尔钦陵的二十余万大军来说,李显麾下的兵马依旧占据了少数,但即便这样,李显也决定对吐蕃发起反攻。
在大唐仪凤三年四月初五,李显召集鄯城城内及城外军营内诸将一道召开军事会议,经过讨论之后决定,留下刘审礼统帅一万兵马驻守鄯城,其余众将则随李显大军即日发兵,对吐蕃大军发动全面反攻。
大唐出征的大军由李显亲自率领,分为左中右三军,左路军以王孝杰为统领,率军两万,主要的任务是截击吐蕃粮道,令其难以坚守;右路军以王方翼为统领,同样是率军两万,主要任务是绕远邀击乌海,断绝安西四镇与吐谷浑吐蕃大军之间的联系;中路军则由李显亲自率领,攻击噶尔钦陵大军驻守之地,大非川军营。
噶尔钦陵也是吐蕃名将,之前被李显一场突袭打败,解了鄯城之围,知道再战下去也是无益,无奈之下只好率兵退走,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守住吐谷浑和安西四镇,这几个月就没有白忙活,他也算是实现了之前的预定目标。
不过他也知道,李显绝对不会就这么善罢甘休的,于是在退到大非川之后就立刻着手修建营垒,经过半个月的辛苦,已经将整座营垒修建的安如磐石,相信就算是有二十万大军一起发动进攻,也绝对难以攻破这座坚固的营寨。
但是李显却偏偏不信邪的率军前来,并且命人在营寨之外大张旗鼓的修建土山,建造井阑,目的自然是要观看营内虚实,噶尔钦陵本身就拥有绝对兵力,又如何能够让李显占这等便宜?所以,第二天就率领大军出营作战。
两军阵前,李显一马当先,来到了距吐蕃大军五百步之外,大声喊道:“久闻吐蕃大相噶尔钦陵乃天下名将,可敢出来与吾一会?”
李显话声刚落,便见一骑越众而出,来到李显两百步开外,大声笑道:“本相素闻大唐周王年少英雄,惜乎未曾一见,今日终于见到真人,呵呵端的是玉树临风,潇洒美少年。”
却听得李显冷冷哼道:“噶尔钦陵,八年前你大军战败,用诡计迫使本王退兵,之前双方议和,尔等退守疆界,不敢再犯,为何今年竟然背信弃义,再次率军攻我大唐?尔等不念旧情,反而刀兵相加,实乃忘恩负义之徒也,今日有何颜面于我并立此间?”
噶尔钦陵闻言哈哈大笑道:“大王这话说得很是奇怪,首先背信弃义的当是足下吧?当年议和,尔大唐不依约定,交还俘虏,反而将我吐蕃俘虏数万人系数坑杀,如此行径令人发指,我吐蕃正是因为不满足下如此残忍无道,这才兴兵进犯,为我无辜被坑杀的将士们讨个公道,你若是向我无辜将士亲自致歉,并且答应将凉州至鄯城一线西部地区割给我吐蕃以示谢罪,我军便会遵守承诺,十年内不再进犯大唐。”
却见李显嘿嘿冷笑道:“癞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气,你的胃口倒不小,也不怕撑死你?你要我答应也行,只要你答应把吐蕃的逻娑先割让给我大唐,你和你家赞普再到我长安之中做人质,我便满足于你。”
“你说这番话的意思就是,你我之间除了厮杀之外,已经别无他途了?既然如此,你我之间便也无谓口舌之争了,索性在战场上分个胜负。”
第228章 鞘中之剑
“哈哈,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李显在听了噶尔钦陵在战场决个胜负的话,顿时哈哈大笑,对着噶尔钦陵说道:“不知大相是要与我军来个全面决战,还是先斗上一阵再说?”
却见噶尔钦陵淡淡说道:“我吐蕃将士勇冠天下,不管是大规模作战还是小军团决斗,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大规模作战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今日双方就来个小规模决斗吧。双方各自退出百步,然后各自派遣五百勇士,任凭双方将是进行厮杀,直到一方被杀光为止,在此期间任何一方不得上前施以援手,不知大王可敢答应?”
“呵呵,尔吐蕃将士勇冠天下,我大唐勇士却还没有开口答应,既然大相今日主动提出斗阵,小王在气势上自也不能弱了,既如此,好,本王便答应你又如何?”李显毫不示弱,大声笑着答应了下来。
却听得噶尔钦陵笑着说道:“既然答应下来,那便不要反悔,否则的话贵军定然会以失信于人而怡笑天下。”
李显闻言重重的哼了一声,大声说道:“小王还不至于不在乎我大唐之名声,更何况小王心中早有必胜之把握,又如何会拒绝此等事情?你我同时下令后退一百步,以便斗阵之将士厮杀,如何?”
“既如此,那自然是再好没有了。”噶尔钦陵对于李显很是没有把握,所以自然要格外小心,生怕其耍赖使诈,现在见对方当着双方大军的面承诺下来,便知道对方这一次应当不会不讲诚信了,但他还是等到对方后退的令旗挥舞之后,方才对己方将士下令后退。
片刻之后,两军阵前就已经被清出了一片规模不小的战场。
噶尔钦陵见状,立刻派出自己麾下最拿得出手的将领、亲兵队长蒲陶赞率领自己身边的五百名精锐侍卫前去列阵迎敌,并且再三叮嘱道:“蒲陶赞,此次作战关系到我吐蕃大军的颜面何士气的提振,你务必给本相战而胜之,若是你让本相失望了,本相决不轻饶。”
蒲陶赞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