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士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士谋- 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马仲达,你之心当真歹毒。”

诸葛亮话音一落,司马懿的身影缓缓地出现在庄前。司马懿听出了诸葛亮话音中的怒火,反而却是一笑,淡淡道。

“我不过是在帮师弟你赶去一群烦人的苍蝇,何毒之有?更何况我并无心加害,是他等要跟着我入这疏林。之后,他等跟丢,误入杜门,受其所伤,亦其自找,与我何关?”

诸葛亮双目一眯,冷然而道。

“你司马氏和文氏两家之事,我不想插手。司马仲达,此次就此作罢,若再如此牵连于我。那就莫怪我不顾你我手足之情!!!”

“哈哈。偌!司马仲达,在此赔罪!还望师弟你大人有大量恕我之罪。”

司马懿哈哈一笑,随后拱手一拜。诸葛亮面无表情,随即吩咐几个书童,带上金创药下山去寻李强,向其赔罪。这金创药乃疗伤圣药,价值连城,涂在伤口之上,一般伤势只需数日便可痊愈,若是较为严重,如李强那样几乎断了一条腿,亦只要数来月的时间,便能痊愈。

一阵后,诸葛亮忽然向司马懿问道。

“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乃寻我所为何事?”

司马懿听出诸葛亮话音中的冷淡,知他怒火未消,其实刚才司马懿大可带李强等人入死门,一旦进入死门,那是必死无疑。但是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的脾气,不敢做得太过。

司马懿收敛了脸上笑意,微微一叹。

“大师兄徐元直已入仕于刘玄德。庞士元时下正游走天下,寻其归属。孔明你回到隆中,如姜子牙直针垂钓,在等候你命中之主。看来我也是时候出仕了。到时,你我再见之时,是友是敌,非你我之愿可为。不过孔明,若你当真投于我司马氏死敌麾下,我一生必与你不死不休!”

司马懿说到最后,忽然脸色剧变,双目凌厉恐怖。诸葛亮面色平淡,微微扑动手中鹅毛扇,漠然说道。

“日后之事,到底若何,非是你我一席之言,便可定夺。我一心只为天下百姓,所辅之人若可救得天下黎民,我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展所能辅佐与他。到时若有人要是拦阻,即使是昔日之友,座下手足,亦不惜为大义而斩!”

“哈哈哈哈!!好!!!好!!!好!!!不知师弟,可有明主之选。不如你我,坐下一谈,一论天下,看天下谁人可值得你我相辅!?”

司马懿忽然连声而笑,不顾诸葛亮身上迸发出的强烈气势,话锋一转,便是问道。

“亦好。”

诸葛亮一拂鹅毛扇,转身走入庄内,同时在庄内的黄月英,听两人之言后,很快便起身备茶。

少顷,茶水上好,两人坐定,诸葛亮、司马懿盘腿相对而坐。司马懿拿起茶杯,饮了一口,先赞茶好,然后便是说道。

“近年内,天下变故连连。先是西北大变,韩遂、马腾兵败雍州,雍州落入冠军侯文不凡之手,后来此人趁势而攻,战败西凉锦马超的十五万大军,平定凉州。于此西北之地,尽落于此人之手。

同时,汉相曹孟德与坐拥三州,北地霸主袁本初旷世大战终分胜负。袁本初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再加上子嗣相争,以致被曹孟德有机可乘,七十万兵甲多数毁于一旦,其余皆降于曹孟德麾下。袁氏一灭,曹孟德势力覆盖半壁天下,实力之强,当属天下第一者。

而又在江南之地,黄承节趁江东出兵交州,成功诱杀孙文台。后又被孙文台长子,孙伯符复仇于江东。黄承节一死,荆州刘景升趁机夺回江夏。荆州除去一心腹大患,亦算有得利。而孙伯符坐镇江东,又有扬州、交州二地人口粮财,为其蓄养兵力,扩张兵马。加之其辖地,皆有长江为险,作为屏障。孙氏崛起,已是势不可挡。

眼下看来,诸侯逐鹿中原的时代已过。汉中张公祺近月已被文不凡所灭,益州刘季玉,荆州刘景升皆是碌碌之辈。依我所见,未来或许会是曹、孙、文三方势力,分割天下,成三鼎而立之势!不知孔明觉得可是如此?”

诸葛亮听言,眼神平淡如同湖面,不起丝毫涟漪,执起茶杯轻吮不言。司马懿微微一笑,随即闭目养神,再不作言。

过了好一阵后,两人仍未有一字道出,司马懿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露出几分急色,最终还是先出言而道。

“不过先前,我听闻有一奇人,名叫殷馗。此人善观天文,曾言命局大变,四龙腾飞,未来天下大有可能是,四龙争天之势。若真如此,曹、孙、文夺天下根基已立,必在四龙之中,但剩下一龙又是何人。不知孔明可有高见?”

司马懿此言一出,诸葛亮眼色终于有些许异色,他缓缓放下茶杯,轻摇鹅毛扇。

“将来会是三鼎而立还或是四龙争天,眼下还是言之过早。不过依我所见,以势局将会若何分变,全在一人身上。”

司马懿一听,嘴角翘起一丝笑意,心中暗暗窃喜,又是问道。

“哦?不知师弟所谓何人?”

诸葛亮平静地目视着司马懿,似乎不愿在此纠缠。

“师兄之智,并不逊色于孔明。何必多此一问?”

“哈哈哈哈哈!!!能以一人之力,变改天下大局,普天之下只有一人矣!!!”

司马懿忽然又是大笑,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两人心知答案,却谁也没有道出。一阵后,司马懿笑容一敛,字字铮铮竟是向诸葛亮请教道。

“师弟,我欲投效曹孟德麾下,临行前,还请师弟给予一番赠言予我。”

诸葛亮听毕,仿佛早就猜得司马懿会选择曹操,面目毫无惊色,缓缓而道。

“曹孟德,乱世枭雄也。此人有经天纬之才,行兵打战、谋策韬略、用人治国之能,皆是绝世无双。若非时下人杰多生,曹孟德已平定之下,建造不世功业。

此人乃旷世雄主,可比于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不过凡是这等雄主,为人处事定是谨慎多疑,且不愿给人看出其所思所想。

师兄才智过人,胸有无尽韬略,料事如神。若在此人麾下,尽显所能,必遭此人忌惮。因此师兄在此人麾下,最好收敛几分,谦虚处事。

曹孟德麾下谋臣多如牛毛,且个个都有过人之能,世之俊杰。若曹孟德问计,师兄可不出头时,尽量避免,万万不得已时,计留七分。以曹操之智,剩余三分,他自会来补。以此可显他胜你一筹,久日之后,他自然对你信任有加。”

司马懿听得目光连连迸发异彩,心中一一谨记,然后向诸葛亮拱手执礼一拜,脸色真挚,毫无虚假之意。

“谢师弟所赠!仲达必然谨记在心!”

“师兄不必如此。如你所言,此番一别后,你我再次见面,只怕敌友难分。但此时此刻,你还是我诸葛孔明的师兄!”

诸葛亮平淡的眼色中,稍起激荡,亦拱手回礼道。之后,司马懿与诸葛亮心中似乎都有一番思绪。

到了夜晚,诸葛亮设宴招待,师兄弟两人饮酒取乐,只说旧日趣事,再无谈天下之事。

第七百四十七章 司马懿的毒辣

诸葛亮、司马懿两人喝得甚是欢喜,一夜尽兴而欢,直到醉倒为止。

次日,司马懿告辞而别,诸葛亮亲自送他到疏林前。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师弟送到这里便好了,剩下的路,你我只怕难以再同走了。”

司马懿挂着一抹灿笑,他的话中有话,但诸葛亮却未有在意,微微颔首,止住了脚步。司马懿哈哈大笑,转身离去,随即歌赋一曲,边走边唱,歌音雄壮,词赋激昂。

待歌声缓缓消失于山林之间,诸葛亮忽然脸色一变,和身边几个书童吩咐几句后,几个书童遂转入疏林之内。

少时,书童驶着一架木车而出,这木车正是用木牛流马牵着。诸葛亮踏上木车,书童遂望山下卧龙岗驶去。

李强在诸葛亮所摆的小型八卦图阵内受了重伤,于情于理诸葛亮也应去看望。

而就在诸葛亮赶去看望李强的途中,数个汉子忽然出现在疏林之外。这数个汉子皆是李强的手下,昨日李强受了重伤而回,后来诸葛亮虽有派人送来金创药,但在这些汉子眼里,不过是猫哭老鼠假慈悲。于是这数个汉子私下商议,决定要放火烧林,报复诸葛亮。

当然此事,李强并未得知。不但如此,李强在事后还特别吩咐一众手下,不得做任何报复。李强管理赌坊,在龙蛇混杂之地混迹已有十几年载,经验老道的他,岂会看不出昨日之事,乃是那神秘人有意而为。不过李强却无将此事告之其手下,因此他那些手下对诸葛亮可谓是恨之入骨。

那数个汉子个个脸色阴鸷,手持火把,正准备烧林。但是刚走到疏林前,一阵诡异的狂风猝然吹袭而来,将他们手中火把尽数吹灭。那数个汉子一惊,连忙又是起火,将火把重新点燃。就在此时,忽然疏林内响起一阵阵轰鸣声响。那数个汉子一听,就知林内那些怪物又要出来伤人,吓得就想逃去。

就在此时,疏林某处,竟然出现了司马懿的身影。司马懿按了几处机关,顿时准备冲出的一头头木兽停止住了。司马懿目光阴柔,他早料到这些人定会报复诸葛亮,因此趁诸葛亮离开后,绕路折返,故意来助这些人烧这树林。

那数个汉子忽然听到,那些轰鸣声渐渐停止,几人满脸莫名其妙之色,后来一个胆子较大的汉子,执起火把缓缓走近疏林。奇怪的是,那些木兽仍旧没有反应,而刚才那阵诡异的怪风亦未有出现。

那汉子一喜,拿起火把就往一颗硕大的树木烧去,很快整颗树燃起了熊熊大火。另外两个汉子一看,连忙也来帮忙,在四处纵火。

不一时,疏林前头一排树木尽数燃烧,火势还不断地蔓延,张天火焰冲天而起。

“如此一来,孔明再无可能入仕那文不凡麾下。哼哼,孔明你别怪我,自你我分别的那刻起,你我便注定成为不死不休的对手!”

在疏林某处的司马懿望着前方火焰,阴鸷的脸色更带着几分痛快,喃喃而道。随即他见火势越来越猛,迅速就向疏林后方快步走去。

却说诸葛亮坐着木车快要赶至卧龙岗,忽然浓烈的硝烟味道传来,诸葛亮脸色剧变,连忙向后方望去,只见他茅舍所在的位置周围,红通通的火光一片。

“快!!快快回去庄子!!!”

诸葛亮迅疾想到在庄子内的黄月英,吓得一阵惊慌失措,忙令书童驶车回去。待诸葛亮赶到时,眼前视线之内,尽是冲天火焰。

“月英!!!!”

诸葛亮脸色顿起疯狂之色,竟向眼前那片火海纵身飞跑而去,车上书童连忙跳下车阻止诸葛亮。这智多胜妖的诸葛亮,此时已尽失冷静,竭斯底里地大吼着,不断地挣扎,欲要往火海奋身扑去。

“夫君?夫君!!!”

就在此时,黄月英的声音忽然传来,诸葛亮一听,尽是惊惧之色的脸上顿时涌起狂喜之色。诸葛亮望眼看去,只见黄月英还有两个书童正从一路走来,在她们身后,还有三个被绑得牢牢实实的大汉。

原来黄月英在庄子内,忽然听得庄前疏林内响起木兽的移动声,以为李强的手下怀恨在心,要来报复。于是黄月英便叫上庄子内的两个书童,前去探望。哪知黄月英刚入疏林不久,便见入口处一道道火焰冲天而起,黄月英只有人放火。此处乃她和诸葛亮的家,黄月英视若如命,此时竟然被人纵火。饶是善良的黄月英也升起了怒火,立马带着书童从一路冲出疏林,去抓那几个纵火的恶徒。

别看黄月英是柔弱女子,她的武艺非同寻常,一般二流将领根本不是她的对手,若是遇上一流将领,黄月英亦有一战之力。黄月英冲出疏林后,很快便将李强那几个手下擒住。后来黄月英心想孔明见到疏林起火,定会折回,于是黄月英便往疏林赶回,正好遇着了诸葛亮。

诸葛亮一见黄月英,立马向她冲去,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入怀内。

后来,卧龙岗乡民见隆中茅舍起火,连忙纷纷赶来扑灭火势。在卧龙岗一众乡民齐心协力下,经过一天一夜的扑火,疏林的火势渐渐熄灭。只见原本茂密的林间,此时周遭尽是黑乎乎的一片,诸葛亮的庄子亦荡然全无,只剩下一些黑乎乎的残骸。

“可惜呐,这庄子内有无数书籍,都被这一把火烧干烧尽。”

一个乡民望着诸葛亮庄子原本所在的位置,不由叹道。他话音刚落,另外一个乡民立即瞪大着眼,然后又偷偷瞟向诸葛亮,暗叫那人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诸葛亮闻言却是淡淡一笑,事已至此,他并不会再为往事而伤感,更何况他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妻子,庄子内的书籍黄月英都曾观阅过,不出三年,黄月英便可把所有的书籍重抄一遍。此时黄月英亦默默地将眼神投向诸葛亮,两人目光交接,黄月英投以一个会心的笑容。诸葛亮微微颔首,眼神带着歉意,嘴角轻张,好似在说‘以后要辛苦你了’。

之后,那几个被黄月英抓住的纵火恶徒,很快被乡亲发现他们正是李大善人的手下。这些乡民可谓是又惊又怒,纷纷喝骂。诸葛亮冷着面色,向那数人询问一番后,便沉着面色地站到一边。

“司马仲达!你实在欺人太甚了!!!”

以诸葛亮的才智,岂会猜不出正是司马懿在背后搞鬼,这数个恶徒才能得手。此番还好黄月英并无受到伤害,若是有个万一,诸葛亮悔不及也。

至此,诸葛亮对司马懿这个昔日的师兄,心怀恨意。而司马懿似乎亦早已准备好日后与诸葛亮不死不休。两人在将来,将会成为死敌,争夺不休,直至两人中一方死去,才是停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李强手下纵火之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卧龙岗。乡民皆是震怒,纷纷还予李强先前所赠之物,然后还将李强等人赶出卧龙岗。李强虽欲解释,但乡民怒火难挡,而且李强身上带伤,一时间可谓是百口莫辩。

后来那几个纵火的恶徒,李强令人砍去其头颅,献于卧龙岗前,然后才离开隆中。李强一边赶回河东,一边又写予书信,派人通报文翰。

数个庸俗之辈,却是坏了文翰与诸葛亮的机缘。后事如何,暂且不说。

另一边,在皇都洛阳。却说曹仁派来使持书来见曹操,于信中请罪,具言损将折兵之事。请曹操责罚。曹操看后,沉吟一阵,息怒不知。就在众文武都以为曹操定然会发雷霆之怒,严惩曹仁时,曹操却是笑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