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太平血- 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黄巾大汉杜元帅威风的国字脸上浓眉微蹙道:“我是信真主的……”

那劲装汉子道:“吕大人道,他信上帝的可进庙,杜元帅便不可以了么?”

那杜元帅晒然一笑道:“那好。我便去见他。”

当下劲装汉子引着杜元帅来到庙中,只见一名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一旁数名僧侣立在那里,口中念诵的却是地藏经:“是故我今对佛世尊,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于阎浮提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及造恶缘,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譬如有人。从远地来,绝粮三日,所负担物,强过百斤。忽遇邻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转复困重。”

那杜元帅虽然不信神佛,但还是站在门口静静的听完僧侣们的诵经,随后只见那书生并未叩拜庙内供奉的神佛,而是转向几名僧侣,微微躬身一礼道:“有劳几位大师继续超度亡魂。”

其中一名老和尚宣了一声佛号,合十道:“祈愿李宓将军及其眷属、部属、所杀众生,普及一切六道众生皆能得清净饮食,悉皆饱满,离苦得乐、信受佛法、往生净土、共证菩提!”

那书生道了声:“同样愿主上宽恕无知的人所犯下的过错,阿门。”说完之后在胸口划了十字便转身退到大殿门口。

那杜元帅上前向那书生抱拳喜道:“吕先生千里迢迢回来,怎么不回元帅府,反而先来这里?”

那书生吕先生微微一笑,拉着杜元帅边走边说道:“西王让我代他祭拜一下大唐的李将军。”

杜元帅奇道:“先生不是信仰上帝的么?我记得我们两教都是不可崇拜偶像的。”

那吕先生点点头道:“我们信的是儒家基督教,可以祭祀先人的。”

杜元帅哦了一声,吕先生接着说道:“西王之所以让释家来超度李将军人等,想来这李将军更信神佛,若是用上帝的忏悔来祈祷,只怕这位大唐的神将听不懂。”

杜帅元有些恍然大悟:“原来西王是这个意思。”跟着杜元帅遥遥向东面抱拳一礼,接着说道:“西王胸怀大度,就连逝去千年将军的信仰都能尊重,那活着的人信仰就更能尊重了。”

吕先生微微颔首道:“不错,这次我回天京述职,西王殿下反复强调的便是咱们要处理好内部人的关系。我们大理义军去岁起义之后,军中有汉、回、彝、白各族战士,治下百姓也是各族各信仰的都有,咱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对抗清妖,若是内部不净,迟早被清妖所趁。”

杜元帅重重的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其实各族百姓本来各自安居乐业,都是清妖挑拨是非,惹起杀戮来。如今咱们既然已经起兵,便要止息杀戮,连回、汉、白、彝各族为一体,竖立义旗,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剪除贪官污吏,救民出水火,方才是大丈夫该做之事!”

吕先生赞赏的竖起大拇指道:“元帅果然胸襟宽广,滇南第一奇男子也。”

杜元帅笑着挥挥手道:“吕先生才是天国第一聪明才智之士,咱们坐下说话吧。”吕先生笑道:“天国人才济济,我只是沧海一粟罢了。”两人边走边说已经来到庙外的大榕树下,两人便在属下的条石凳上坐定。

吕先生接着说道:“这次回去面见西王,西王看过我们的章程,极为赞赏,便令我等尽快在大理等地开始施行这些章程。”

杜元帅大喜道:“这便好了,起初还担心西王不同意咱们的章程,要让我们也施行圣库那一套呢。”

吕先生哑然失笑道:“怎么会?其实咱们的章程很多都与西王施行的民政差不多。兴修水利、招民垦荒、鼓励生产,给耕牛,发籽种,以助农兴,这趟回天京,沿途也见到江西各地都在干这些事。然后便是减免赋税轻纳粮,这在天国那边叫做减租减息。废除了清朝的丁赋、公件银两、米折、厘谷等苛捐杂税,只收比较轻的实物税,其它课税一律免除,这在西王口中叫做保护工商业发展。兴修道,废制作,以来百工,便是天国实行的兴办工业。西王还说咱们这边可以多多发展纺织,可聘请汉族技师教民织布,从缅甸换回棉花为原料,农闲时农民都从事纺织业,相信大有可为。”

杜元帅很是欣喜的道:“不想西王考虑的如此周全,我都记下了,吕先生你接着说。”

那吕先生接着说道:“西王还道,滇南多山多矿,可多办厂矿和盐并,在兰坪有银、铅、铜矿等矿,腾越有铁、锡、铅,赵州有石磺矿,乔后和喇鸡有大盐井,这些厂矿都可大办,厂矿和盐井的收入便可支撑咱们军需用度。”

杜元帅一拍大腿道:“正是如此,这些地方可都是出矿的好地方。”

吕先生接着说道:“这次跟我一起回来的还有不少的天国能人,他们都是探矿、开矿的好手,随后西王还会提供很多机器设备到这边来,这边还要大建军火工厂呢。”

杜元帅大喜,但随即面容有些发苦道:“只是咱们如今尚且不能攻下昆明,无法打通与天国的联系啊,先生回天京一趟都要乔装打扮,而且走得极是凶险,只怕那些大型的机器运不进来。”

吕先生笑道:“元帅大可安心,西王已经准备今岁开春之后便对两广用兵,只要广东、广西一下,天国大军便可从广西进入云南,到时候两面夹击昆明,便可打通联系了。”

杜元帅兴奋的站起身来,来回走了几步,跟着道:“先生你接着说。”

吕先生道:“还有就是鼓励商人经商,西王很是赞赏我们的这个章程,不过西王建议我们多多考虑走腾越往缅甸而去的茶马道,这条贸易通道可以将货物贩卖至缅甸、越南甚至是印度去,是以他让我们好好经营这条茶马古道。同时我们可以采取减轻商税,免除行商小贩的零售税,商人不当兵、不服役等措施以鼓励商业的发展。”

杜元帅笑道:“西王真是无所不知,这茶马道存在数百年了,我们滇南人自然不会忘记。”

吕先生接着说道:“再有便是西王希望我们多多整修道路桥梁,咱们滇地多山,交通不便,改善当地交通也是保证商业繁茂的要旨。同时西王还道可以先在大理开办几场科考,吸纳各族有学之士参与我们的义军,这个科考不问民族,只问学识才干。有了各族才智之士的加入,授予官职,共同领导义军,咱们便可立于不败之地了。”

杜元帅点头笑道:“咱们大理现有杜万荣、沙国安、张子经等回民能人,先生回去的这几个月里,咱们又有白、汉两族中的盛名之士尹健中、李华、张映民等人加入,现在都是咱们总理军机的正参军、大参军、大司农了。”

那吕先生抚掌喜道:“如此甚好,西王千叮万嘱的便是要咱们缓和各族关系。窃思滇南上省,回、汉、彝、白各教杂处,已千百年矣,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何尝有畛域之分,咱们还是按起兵檄文中提过的原则来办便不会有错了。”

杜元帅大声道:“不错,正如同当年林则徐大人在滇地时说过的,眼中无各族之分,只有好坏之别,治民依法度而行,不问其他!”

第四百八十一章北殿归附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天京城原天王府的金龙殿上,却是一派热闹、喜气的景象,太平天国除了尚在湖南和曾国藩对峙的翼王石达开等翼殿文武将官之外,其余的太平天国将官都齐聚此处。

他们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北殿国宗韦志俊等北殿将官也出现在金龙殿上,这标志着占据庐州的北殿余部也归附了西王。能够成功说服韦志俊,打消他的疑虑也多得北殿谋士刘乃新的功劳。

去岁西王进天京之后,北王死于东殿围攻,而北王部署杀了天王,混乱的局势在西殿大军进城后被迅速控制。恢复秩序之,西王将罪责定为北王犯上作乱,将韦昌辉枭首戮尸,首级传视诸省,作为天京之乱的帮凶,燕王秦日刚、顶天侯陈承瑢以及北殿在天京众多的文官武将被捕杀殆尽。

虽然西王大肆捕杀北殿将官,但他做到了当初的承诺,只问首恶、不问从犯,广大的北殿士兵得到了宽赦,同时也没有搞屠灭人家满门的事,北王府内幸存的北王家眷以及秦日刚、陈承瑢等大小将官的家眷连同当夜在天王府动手的北殿数千兵卒统统被悉数流放库页岛,交给谭绍光看管。

与此同时,西王给庐州的守将韦志俊去了亲笔信函,心中只字不提招揽的事,只是将如何处理京城北殿将官的原委说了一遍。当韦志俊看到刘乃新带来的亲笔信后,气得当场就要起兵反抗。

但刘乃新平静的说道:“国宗请三思。当时北王在天京之时,属下就劝过北王让城别走,回庐州自保。但北王不听,结果越陷越深,方有今日之祸。”

韦志俊冷哼一声道:“回庐州就能自保了么?扬州、镇江的西殿大军已经占据凤阳、滁州,就算兄长回到庐州能保住什么?一样会招来西殿大军的讨伐!”

刘乃新微微颔首道:“北王若是回庐州,至少能够保住性命!眼下国宗和北王回庐州之后的情势便是一样的,仍旧在西殿大军的环伺之下,国宗自知保不住庐州。那又何苦以卵击石?西王信中看似示威,北殿在京将官悉数重处,但却丝毫没有提及在庐州的将官如何处置。此便是西王为国宗及庐州将官们留下的一条出路啊。”

韦志俊渐渐冷静了下来,手摸下巴示意刘乃新接着说下去,“国宗,如今西王入主天京已经大局已定。东殿杨辅清的下场你也看到了。国宗自问能比杨辅清兵多将广么?能比杨辅清占据的地盘多么?才智之上国宗能强过杨辅清么?”

韦志俊皱眉半晌才缓缓道:“杨辅清才智能耐与我不相上下,兵将地盘我不及杨辅清。”韦志俊是个聪明人,其实他比杨辅清更有自知之明,否则后面也不会降清,还捞了个善终。

刘乃新嗯了一声道:“正是如此,当时西王也给了杨辅清出路,下了让东殿罢斗的诏谕给杨辅清,但杨辅清置之不理。这才被西殿毫不留情的给剿灭,数万东殿大军只用了不过数日功夫便灰飞烟灭了。”

韦志俊摆摆手皱眉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你便是要我率领北殿归附西王,但北殿这次始终是杀过东殿和翼殿的人,我怕回天京被秋后算账,而且归附西王也不见西王许下什么,因此才怒火中烧,西王也太过强势了。”

刘乃新微微一笑道:“这正是西王命属下来做信使的缘故,西王虽然没有什么许诺,但却是在看国宗如何做,假若国宗主动上表归附,这便与他日西殿大军兵临城下才降便有很大不同。西王要服众,要许国宗好处,也要国宗于西殿有功劳才是,主动归附与被动请降绝对是相待不同的。”

韦志俊恍然大悟道:“这也是西王给我的另一个机会?”刘乃新颔首道:“正是,西王要庐州不一定需要国宗,而国宗要保证自己就一定需要西王。”

韦志俊嗯了一声,但还是皱眉道:“但我便是怕东殿、翼殿的人到时候秋后算账。”

刘乃新哑然失笑道:“天京已然是西殿主政,哪里还有什么东殿和翼殿?况且各人所恨者北王也,现下北王已经身死,国宗手上并无染血,何惧之有?”

韦志俊沉吟片刻道:“容我思虑几日。”

经过那次劝说之后,韦志俊把自己关在屋内足足思虑了三天,最后听闻凤阳的西殿太平军有南下的迹象,清妖团练苗霈霖部也有南寇的迹象,韦志俊这才当机立断,上表西王表示愿意臣服。随后西王诏书才到,便封韦志俊为兵部侍郎,加昭信伯的爵位,命韦志俊回京城述职。

韦志俊当初回京可谓是战战兢兢的,就怕西王秋后算账,但回京数月以来,西王并无什么动作,反而兵部的事情颇多,韦志俊便一心专注兵部对东殿、北殿等各部旧有兵马的调动、整编事宜。

兵部尚书李开芳也算是韦志俊的旧识,在兵部韦志俊见到了东殿不少的旧时将官,开始时那些人总是用异样的目光看待韦志俊,但西殿的各官却没有那种眼神,在李开芳的调和下,各人只管做好差事,倒也相安无事。

在天京城数月,六部都很忙碌,西王大笔一挥,将各王府的六部和西殿六部进行了合并,各王府单独的一套行政体系被完全取消,今后就只有天国六部一套行政体系,不再向从前那样,各王府麾下还有自己的尚书、丞相等等。

天国的文官体系改造得很彻底,两丞相之下便是六部尚书,然后便是各地郡守,各司部官员。西王保留了太平天国旧有的检点、丞相等等官衔称谓,但这些官衔已经变成了荣誉虚衔,不再具有具体职权,但这份虚衔却可以享受一份额外的俸禄。

不得不说西殿早就在苏褔省这样干了,这个时候韦志俊才明白,为什么人家卢贤拔顶着夏官正丞相的头衔却干着吏部职选司的差事。职选司顾名思义,便是考核官员的专长,分派官职的司部,同时这个司部还担负开办各种官员培训班的差事。在西殿当官,你必须得到相应的官职培训之后方能出任,韦志俊在京城的数月也参加过几个这样的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他看到了很多熟面孔。而这些培训班主要是讲解天国施行的各种政策,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行政案例分析,对于官员将来到具体岗位上任非常有帮助。

西殿施行的文官职位、职衔双俸禄制另韦志俊佩服不已,用西王的话来讲,这边叫做高薪养廉,该给的已经给了你们这些官吏,但要是还想着借职权谋私利,便别怪天国的法度不客气!

同时韦志俊也才明白自己这个昭信伯有多么的显赫,从寻常小吏享有的两司马职衔一直到检点、丞相之后,西王又加入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最后才是王爵。燕王秦日刚被杀之后,此时的天国除了西王和翼王之外,便没有其他的王爵了,之下有个左宗棠顶着毅勇公的公爵名号,再下来便是李开芳、吉文元顶着侯爵,剩下的伯爵位上鲜少有人,只有上海军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