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收拾停当,马恩厚和忠儿,便一甩鞭子,将马车赶了起来。
因清水巷离着城门很近,所以一行人很快便出了城,一路平稳而快速地驶向郊区王翰林的住处。
一路清新的郊野风光,对于李小婵这样最爱在田野厮混的人来说,十分受用。
约莫行了小半个时辰,就见马恩厚将马车赶到山谷中一处开阔的院子门口。
“到了,二公子。”马恩厚恹恹地说。
姚怀瑾一早就透过车窗看到了,此时听马恩厚通报,便爽利地跳下马车,又候在一旁等着李名远也下了马车,便接着便先去后一辆马车那儿,扬声接应李小婵和文娴二人。
李小婵和文娴在姚怀瑾的帮助下,妥妥地下了马车。
姚怀瑾这才亲自到门口,敲了门。
好一会儿,才有一个约莫五十岁的老人来开了门,见是姚怀瑾,忙笑道:“原来是怀瑾公子,快快请进!”
“王伯好。怎么您亲自来开门了,小墨呢?”姚怀瑾忙上前搭话道。
虽然是对着一个下人,但是姚怀瑾依旧是一脸恭敬地笑着应答了,要知道,这王伯可是打小就陪着王翰林的,深得王翰林的倚重,有时候,王翰林对待王伯,甚至比对待亲子亲女还要依赖几分。
一旁的李名远等人,见姚怀瑾对待一个下人如此恭敬,便知道王伯身份非同一般,忙都一脸恭敬,缓步走了上来。
姚怀瑾见状,忙给双方引荐了。
王伯忙笑道:“原来是亲家老爷和亲家夫人,还有小姐啊,快快请进。”说着,王伯不住地打量了李小婵一番。
李小婵见状,便大方地回以微笑,得到了王伯微微的点头。
王伯引着一行人往院子里走。
不过是一个更开阔一些,还带了一个后花园的四合院,所以,很快,王伯便将一行人引到了前厅,又安置了一番,才去请王翰林。
姚怀瑾忙拦住王伯,道:“王伯,是我们来拜访外祖的,怎么劳动他老人家来见我们,不如,我们亲自去拜会他吧?”
姚怀瑾说话间,又看了看李名远,见他没有多说什么,便放了心。之前在马车上,姚怀瑾就已经将王翰林的喜好透露给了李名远,想来此时他说大家一起去拜会王翰林,李名远也不会多想什么。
姚怀瑾想的不错,李名远虽然好面子,但是那只是在平级甚至是下级人面前才如此,对于王翰林这样的文坛巨擘,他则是打心眼里敬畏,所以,并不觉得姚怀瑾如此说有失礼之处。
王伯见状,便笑道:“那也好。老爷现如今正在后花园作画呢,我这就领你们过去。”说罢,又朝李名远等人作揖,说了些“劳动了”之类客气话,网吧便领着一行人,到了后院。
当然,马恩厚和忠儿,并不在此之列。
通过一个角门,便到了后花园。
说是后花园,其实只是象征性地竖了几根篱笆,并未真的全部都围起来,所以,这么看来,整片山谷并周围的山峰,都可以说是王翰林的后花园。
李小婵见此,不由地对素未谋面的婆家外祖,多了几分志趣相投的好感。
很快,便看见一个一身家常闲服的老者,通身淡然,正在一片浓荫之下,对着眼前的山峰涂抹勾勒。
正是姚怀瑾的外祖,王翰林。
早就听见了动静,王翰林一回首,就看见了姚怀瑾,面上便带了笑意。
王清慧是王翰林最宠爱也是唯一的女儿,可惜年纪轻轻就去世了,撇下来的姚怀瑾因为无人照料,后母毒辣,便自小跟着姚士卿辗转各地,是以,王翰林不免对这个命途多舛的外孙,多了几分怜惜。
第二十三章 备嫁
尤其是在姚怀瑾随姚士卿在京城定居之后,王翰林因为见面的机会多了,又觉得这个外孙实在是个才思敏捷的人,不过才二十三岁,就中了探花郎,比当初的自己还要胜上几分,便不由地起了惜才之心,更是将往日里对女儿王清慧的怜爱,全部都安放到了姚怀瑾的身上。
所以,在王翰林面前,姚怀瑾是个可以随意溺爱的晚辈,并没有多少严苛的规矩。
是以,在看到姚怀瑾的第一时间,王翰林便露出了微笑。
但是,当王翰林转眼看到另外还有三个陌生人在旁的时候,不由地收敛了笑容,搁下画笔,站了起来。
姚怀瑾见状,忙亲亲热热地上前称呼了一声“外祖父”,便引见李名远等人道:“这是岳父大人,这是岳母大人,这是,小婵。他们昨日才到的京城,想着趁早来拜访您老人家!”
王翰林听姚怀瑾这么说,已经隐下去的笑容,又浮现了出来,上前招呼了李名远等人。
李名远一家三口哪里敢怠慢,自然是赶紧行礼问安。
王翰林又看了看李小婵,笑道:“是个不错的姑娘,怨不得怀瑾为了你如此拼命。”
其实,李小婵如何,王翰林不过看一眼,哪里就看得出来了,只不过是时时听姚怀瑾说起李小婵如何如何地好,又听到了一些姚怀瑾为了这桩亲事所做的努力,如今见到眼前的姑娘虽然姿容不说无双,但也算得上是上乘;眼神清澈,眉宇之间舒朗自有清气,王翰林才随口夸到。
李小婵自然是害羞地受了,又道了谢。
接下来,王翰林却并没有再多关注李小婵,他信任姚士卿和姚怀瑾父子俩的眼光。更何况,李小婵到底是女眷。还是未过门的媳妇,他也不好多说,便让王伯喊来厨娘孟婶儿陪着文娴和李小婵,他则领着李名远和姚怀瑾去了书房。
李小婵无聊。他虽然想去这山野间领略一番,但到底是王翰林没过门的外孙媳妇,姚怀瑾又说王翰林颇重礼数,如今又在人家里,李小婵只得作罢,和文娴两个人在房间里,呆坐着,或是和孟婶儿说上一两句话。
见太阳逐渐转向中天,孟婶儿便告了辞,说是要去厨房做午饭。
文娴和李小婵一听。便忙要去帮忙。
孟婶儿知道文娴和李小婵的身份,哪里敢让贵客帮忙下厨做防。
但是,耐不住文娴和李小婵一番“晚辈下厨做饭孝敬长辈”的劝说,只得同意。
做饭,对于文娴和李小婵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她们俩却一点都不了解王翰林的口味。
为了避免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尴尬,文娴和李小婵便只是帮忙做其他的事,调味则全部都交给熟悉王翰林饮食习惯的孟婶儿负责。
只是在最后,文娴和李小婵又用自己带来的西川府的特产,做了两道地方小吃,口味不拘。主要是图个新鲜,表达一份心意。
孟婶儿能被王翰林调来负责厨房事宜,自然是个聪明的,如今见文娴和李小婵如此做法,不住地在心里点头,看来这次。姚怀瑾给自己挑了一个好媳妇。
午时不到,王伯便过来催饭,见文娴和李小婵也在厨房里忙活,吓了一跳,忙责备孟婶儿不该劳动贵客。
李小婵便笑道:“王伯莫要怪孟婶儿。是我和娘亲非要来帮忙的。第一次见外祖,我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表达心意,便来厨房帮忙,又做了两道西川府地道的小吃,让外祖吃个新鲜。”
王伯闻言,笑容深了起来,不住地说些“辛苦了”之类的话,却也不再责备孟婶儿。
很快,饭菜便在饭厅摆上了。
果然,王翰林见到桌上两道没有见过的菜色,便开口询问王伯。
王伯便满脸笑意地将文娴和李小婵两个人在厨房的事,说给了王翰林听。
王翰林听了,很是高兴,不住地夸赞说,姚怀瑾娶了一个好媳妇。
原本,王翰林也知道姚怀瑾极有可能娶一位公主的,所以对于农户出身的李小婵,生生让姚怀瑾放弃了飞黄腾达的机会,多少有些介怀。但是,王翰林一介文人,为人清傲,又知道姚怀瑾才学好,倒也不在乎这么个裙带关系的飞黄腾达。
如今,王翰林见李小婵进退得宜,谈吐不俗,便更是放了心,笑得很是开怀。
一顿饭,宾主尽欢。
饭后,众人又说了两句闲话,便由王伯安排着午休去了。
夏天燥热,又容易犯困,午休正好补充精力。
待午休过后,王翰林又和众人说了一会儿闲话,吃了一会儿茶,姚怀瑾便起身要告辞了。
这会儿天已经渐渐地凉了下来,虽然还是热的,但是已经没了正午时的灼热。
王翰林倒也不很留,只是亲自将一行人送到了大门口,热情地邀约众人下次再来玩。当然,其实,王翰林比较想邀请姚怀瑾和李小婵小两口时时来玩,至于李名远那个书呆子,还有文娴一介妇孺,他倒不是很在意。
姚怀瑾笑着应了。
众人便又是一番辞让,姚怀瑾一行人才催动马车,缓缓地驶出了山谷,直奔城里。
因为去时比来时天气热,所以马恩厚和忠儿便将马车赶得更快一些,想要赶紧到家,好乘凉歇脚。
所以,回城比出城快多了。
进了城,两辆马车就直奔清水巷的李宅。
明天来修改,发热再次来袭,我是肿了么,被缠上了吗……~~~~(》_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