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是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吕布是我-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将马超的家眷,随同韩遂的人头,一起送往长安。

衣带诏公布天下,李傕跟在我们之后,通告讨伐国贼,同时宣布加入铁血联盟。

之后通告讨伐曹操的还包括张鲁、刘璋等等全国上下的各个大小势力。

不管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总之全国上下第一次出现了整齐的声音。

除去袁绍尚被张郃软禁,无法代表河北发表通告外,中华大地上所有势力的矛头都指向了曹操。

曹操终于为他行使国贼的万恶手段,得到了应有的报应。

历史在这一刻,终于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邪不胜正,虽然黑恶势力在一段时间内,耀武扬威,欺横霸世,可是人民的力量终究会让正义的光芒,普照大地。

历史上的中国,经历了魏、蜀、吴三国争霸,魏、晋时期的五胡乱华,以及南北朝的对立,最后才迎来了隋唐时期的统一。

中华的百姓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多少痛苦的磨难,遭遇了多少血与泪的辛酸,其实始作俑者就是汉末的这场惊世浩劫。

分裂容易,统一难,败国容易,强国难。

如果不是战争给中华带来了难以弥补的伤害,又怎会让中华被外族入侵,陷入长久的分裂当中?

严格来说,三国时代的每一个势力之主,都是历史的罪人。

如果中华之内的所有人,都团结一心,一致对外,那么中华早已屹立于世界之巅。

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一己私利,为了个人荣耀,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肆意妄为,他们不单是我们中华的耻辱,还是整个人类的耻辱。

三国时代的百姓虽然愚昧,可是他们分得清谁好谁坏,分得清谁正谁奸,分得清谁善谁恶。

曹操势大之时,人们惧怕他的淫威,委曲求全,不敢吭声。

可是当他失势之时,所有人都站了出来,要为天下讨回公道。

可以说曹操作为一个恶棍、暴徒是很成功的,但是他做人很失败。

他不知道义,不知廉耻,不为世人所认同。

曹操走上了他的奸雄末路。

形势一片大好,我抓紧时间,解决河北之事。

刘备救出袁尚,曹操失去了要挟袁绍的砝码,袁绍就可以重回反曹阵营。

我亲自赶赴河内,与袁绍进行谈判。

现在控制袁尚生死的是刘备,刘备已经举起反曹大旗,袁绍还有什么选择?

他唯有和刘备搞好关系,与刘备步调一致。

袁绍承诺加入铁血联盟,我派了一队亲卫护送他返回邺城。

至于张郃、高览,在我的劝说下,与他们的数万军队都留在了洛阳。

袁绍此时为形势所迫,不会与他们计较,可是时间长了,难保袁绍不会翻出旧账,与他们清算兵变旧账。

如此还不如留在洛阳。

我已经安排亲卫去邺城顺带接回张郃、高览的家眷,量袁绍也不敢阻拦。

没有了后顾之忧,张郃、高览可以在我方势力尽展长才。

袁绍未回到邺城之前,我的亲卫就提前混入城内,联合一直被袁绍关押的田丰,进行了一场诛杀假袁尚的行动。

袁绍随后返回邺城,重新掌握了整个河北的大权。

袁绍稳定了内部之后,最终通告天下,加入铁血联盟,讨伐曹操。

曹操陷入了绝境。

此时此刻的曹操已经无法征调他的大军出征了。

他唯有将大军集结在许都城内,做最后的顽抗。

秋风萧瑟,这一年过得好快。

洛阳和长安两地的粮食大丰收,令我们彻底摆脱了吃饭难题。

从整体上看,我们已经没有了内忧。

军民齐心,百姓安康,地主守法,粮食丰裕,商业繁荣。

封建社会未必就不能出现社会和谐的景象,所谓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在良好的社会体制下,也可以和平共处。

我不敢肯定这种和谐的状态能维持多长的时间,毕竟人生短暂,当我们的下一代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时候,他们会忘掉和平的难能可贵,会延续历史的规律,在分久必合之后,开始另一次的合久必分。

趁热要打铁,趁病要他命。

曹操已经跌到了他人生中的最低谷,我就要给他来一个致命一击。

不过,在此之前,我需要考虑击败曹操之后的事情。

曹操败亡,汉献帝会恢复自由之身,那时会否出现另一个曹操,通过控制汉献帝来侵吞天下?

即使没有,那么让懦弱的汉献帝建立一个旧制的朝廷,还不是会恢复灰暗的社会体制?

这不是我最终想要的结果,如何能避免无谓的战争,如何能令百姓安稳的生活下去,这才是我想要的,也是我需要去做到的。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洛阳阅兵

战争是一把双刃剑,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不经过战争的洗礼,就不知道和平的可贵。

世界上不可能没有矛盾,也就不可能消除战争。

矛盾本就是人类生存的动力,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我所要做的只是将矛盾调和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让三国乱世在矛盾中实现一种相互制约的和平。

现代世界大大小小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虽不能说完全和平共处,但是短时间之内不会再发生波及全球的世界大战了。

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尚且能停止战争,和平共处。

那么三国时代,同种族,同国家的人们还不能放下刀枪,停止战争吗?

统一天下,不一定非得靠武力才能实现,停止战争,也不一定要靠血腥的屠杀才能达成。

以杀止杀,不过是独裁的野心家,为屠杀异己所惯用的借口。

洛阳在深秋的阳光里,显得分外温馨和平静。

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城中正举行着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新修建完成的洛阳中央大街,宽阔而平整。

大街两侧,站立着一排排队形整齐的士兵。

他们手持明亮耀眼的刀枪,身着崭新的威武军服,目光如炬,昂首挺胸奇Qīsūu。сom书,巍然屹立。

大街中段的洛阳广场上,建起了一座数丈的高台。

高台上坐着一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各方势力霸主。

前排依次是刘表、张绣、袁绍、刘备、孙策、张鲁、李傕、刘璋。

中华大地上,割据四方的势力之主,几乎全数聚集到了洛阳。

只有曹操,蜗在许都城内,不肯踏出城门半步。

我象征性的派人送了一份请帖,邀请曹操来参加我们在洛阳举行的阅兵仪式。

曹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害怕到了洛阳,我会趁机杀了他,拒绝参加。

不过他不来也好,省得我还得担心他的安全。

我虽然不会杀他,但保不了别人不会趁机要了他的命。

一声炮响,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我骑着赤兔马,从大街中央,走过列阵的士兵前方。

“同甘共苦,同心同德。”我扬声高喊。

“仁义天下,正义之师。”士兵们齐声呼喊。

士兵们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他们的努力,终于换回了今天的辉煌。

我面带微笑,向他们挥手致意。

能有今天的成果,是他们和我一起努力的结果。

没有他们,不管我怎么做,最后只能一事无成。

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创造了自己的理想国度。

我只不过是指引他们行进的向导,让他们在乱世中,找到生存下去的希望,找到拥有幸福生活的方法。

当我回到高台之上,士兵的方阵开始依次走过高台前面。

威风凛凛的士兵,在昂扬的士气当中,呼喊着口号,震天动地。

高台之上的各位霸主,都被士兵的雄姿所折服。

他们啧啧赞叹,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着这些威震天地的士兵。

我方的士兵,其实大都来自不同的地方。

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我从小沛带出了的。

他们有来自汝南的降军,有原属杨奉率领的盗匪军,有原属郭汜和李傕的长安军,还有原属张郃率领的冀州军。

他们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当我方的近卫军出现在高台前方的时候,刘备的眼睛顿时就直了起来。

曾经,曹豹所率领的丹阳军,让刘备馋得口水直流。

刘备做梦都想将这些能征惯战的勇士,收到麾下。

可惜,他们最后远离了徐州,跟随我一直转战四方。

如今,他们再次出现在刘备的面前,怎能不让刘备感慨万分。

近卫军之后,就是我方的王牌部队,飞骑大军。

现在只有两万人编制的飞骑军,整齐的经过高台前。

他们每一名士兵,都散发着一股身经百战的凛凛杀气,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冲天的杀势。

各位霸主,统统倒吸一口冷气,面对这一支号称天下第一的骑军,他们从心底,感到了一种惧怕。

这是一支以一当十的绝世军队,别看只有两万人,要消灭他们,没有二十万大军,就不要痴心妄想。

跟随在飞骑军之后的是我方的武器装备部队。

一辆辆崭新的连弩车,一架架结实的投石车,一座座高耸活动望楼,每一样都让各位霸主惊叹出声。

当我方的连弩队出现的时候,各位霸主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站了起来,拥到台前,细细的张望。

他们在自己的情报中,都知道我军有一种能连续发射的连环弩,可是他们都不知道我军已经可以大规模的装备在军队中。

他们流露着羡慕的目光,幻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拥有一支这样的军队。

然而,更令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长街的尽头,有一股无声的压抑之气,直冲四方。

各位霸主,同时望向压抑之气的来处。

那里隐约的出现了一支黑色的军队。

他们仿佛来自地狱,黑色盔甲,黑色的战马,黑色的兵器。

马蹄声传来,众人只听到一个声音,那是战马同时踏地的声音。

啪嗒,啪嗒的声音,响彻天地。

这支只有一千人的骑军,开始缓缓的加速。

从启动到加速到急速,不过数个呼吸,那支骑军,就如风一样,席卷而来。

各位霸主的脸色都变成了惨白,刘璋已经站立不住,退到座椅旁边,瘫倒在了座位之上。

千匹骏马奔腾,但是仍然保持着一致的声音。

马蹄落地的声音,清晰可辨,。

旋风到达高台之前,中间一声令下,“停!”。

千匹骏马瞬间顿立当地,同时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马上的士兵,如松而立,晃都没晃一下,保持着同样的姿势。

没有人会相信眼前的奇迹,没有人会相信,世间还有这样的军队。

各位霸主都摸着额头,他们已经无法掩饰,如雨而下的冷汗。

如果这样一支军队,到了两军交战的战场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他们不敢想象。

我微笑的对他们说道:“这支军队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斩杀敌方主将。”

正文 第一百六十五章 帝王议会

我的一句话,让各位霸主齐刷刷的将目光投向了我。

我面色不变,向他们微微的笑着。

可是他们连额头淌落的冷汗都顾不得擦了,他们都被我隐含的意思震住了。

我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我已经指出,陷阵营存在的目的,就是击杀指挥军队的幕后黑手。

三国时代的战争,说到底不过是少数的割据势力之主,想要实现独裁统治的愿望,而肆意发动的。

他们争来斗去,为何不自己拿刀拿枪去拼杀?反而让士兵相互搏杀,流血牺牲。

士兵成为了他们手中的工具,士兵成为了他们争霸天下的棋子。

可是士兵不是死物,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有血有肉,会笑会哭的人。

他们在战场上流血牺牲,最后成全的不过是少数人,独霸天下的野心。

那么反过来,只要将这些割据一方的霸主制住,就可以停止战争。

所谓擒贼先擒王,领头的都被压制住了,那么他手下的士兵还为谁打仗?

人之本性,不管人类文明发展到如何程度,作为统治者,总要先考虑到自身的安全。

现代世界,之所以能维持相互和平,不过是各国的领导人害怕发动战争之后,最先送命的就是自己。

大规模杀伤武器,精确的制导导弹,以及足以毁灭地球的核武器,有这些危险的武器存在,谁还敢妄想当世界的霸主?

我的手段很直接,不管他们手下有多少士兵,不管他们割据了多少地盘,我直接针对他们这些最高领导人进行打击,谁能不怕?

当他们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还能想着派多少军队,去和别人交战,抢地盘吗?

看到他们齐齐打着冷颤,不发一言的样子。

我温和的笑道:“放心,他们不会随意出动的。”

诚然,我掌握了决定天下未来的力量,如果我愿意,我可以凭其横扫天下,甚至改朝换代都能实现。

可是强权永远都不是令天下安定的好办法。

秦始皇凭借强大的武力,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可是在他强权的统治下,国家并不安定,百姓并不安乐。

不过数十年,秦始皇一死,强权政治最后被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推翻。

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维持三国时代的天下太平,一个良好的政治管理体制才是关键。

阅兵仪式后,我们各方的割据势力霸主,围着圆桌,坐在一起,开始探讨,如何能让国家消除战争,又能保证各自的利益。

让懦弱的汉献帝组建一个新的朝廷,大部分人并不赞同,他们都不愿看皇帝的脸色行事。

当惯了土霸王,谁还愿意让一个愣头青来领导自己?

那么如何做才能让他们满意呢?

我正式的提出了议会制。

我们各方势力之主,都代表一个议员名额,我们在一起,组成掌管国家实际政权的团体。

皇帝将被我们推为名誉的象征,不再具有实际的管理权。

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能维护各自的利益。

三国时代是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时代。

我们每一个割据势力霸主都是一个大地主。

当皇帝无法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时,他们就会反叛,割据,争斗。

有的人希望消灭其他人,当天下最大的大地主,比如说曹操。

有的人希望割据一方,维持自身固有的利益,比如说刘表、刘璋。

还有人希望扩大地盘,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比如说刘备、孙权。

不管怎么说,他们所有人,都不希望将自己的利益再交给皇帝,他们想自己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