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关,这绝对是吕布骗人上当的,装出来的。
夏侯惇一夜没有合眼,坚守了一夜。
早上他打着哈欠,看着对面出来做早操的敌军,心中喜悦,终于没有上当,他还是很聪明的嘛。
一直等到日上当头,大军睡了一个回笼觉之后,张辽才带了五百人的小队,来到关前邀战。
张辽的功夫不错,曾经和他大战过几次,一般也能坚持四五十个回合,可终究不是他的对手。
武将的天性使他忍不住就要出关去接战了,他看着张辽在关前耀武扬威,指手画脚的样子就来气,什么时候敌人可以在他夏侯惇面前如此张扬来着。
可最终他还是蒙了眼睛,堵了耳朵,来个隔绝视听,不受敌人干扰,守关为上。
张辽在太阳地里汗流浃背,磨叽了半天,对方就是没人理他,没有意思,他招呼士兵回转军营,避暑乘凉去也。
这哪是打仗啊,游山玩水也没这么轻松。
等吃过了午饭,大军又准备睡午觉的时候。
旷野上隐隐传来马蹄奔腾的声音。
在地平线的另一端,一杆大旗随风飘扬,上书一个大字“曹”。
紧接着大旗下面出现一排身着铁甲的精骑。
骏马奔驰,一排一排的骑兵汇聚成庞大的一支骑军。
夏侯惇的副将高兴的说道:“援军,这是我们的援军,陈留的援军到了。”
守关的士兵兴奋的挥舞着手中的兵器,相互之间喜笑颜开,援军到了,敌人的末日也就到了。
飞骑军也发现了这支军队,一片混乱当中,士兵们慌忙骑上马匹,却因为没有秩序,无法列阵。
军营中士兵来回奔跑,想是在传递着消息,一座座大账来不及拆除,被慌乱的士兵踩倒在地。
副将建议夏侯惇,此时配合援军,出关攻击敌军,必然可以大胜。
夏侯惇犹豫不定,他不放心,他怕那支援军是敌人假扮的,是用来诱他出关的奸计。
他没有动,他要看清援军的模样,要确定无疑就是陈留的援军才行。
援军与飞骑军开始了对射。
飞骑军在缓慢的后撤,后撤的同时,大军也在整军,恢复有序的阵形。
外围交战的飞骑士兵,总是射出一轮弩箭就后撤,由另一排的飞骑士兵顶上。
就这样,飞骑大军和援军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不短兵相接,也不拉开战线。
飞骑军离开了原先的扎营之处,慢慢的向虎牢关的侧面移动。
扎营之处火光闪耀,原来飞骑军将没有拆除的大账点燃,用来阻挡敌军。
火光中一股黑烟直冲云霄,不知其中添加了什么特别的物质。
援军害怕烟中有毒,远远绕开,才继续追击飞骑军。
飞骑军退出了虎牢关正面的战场,移动到去许都的大路周围。
援军中分出一队人马,奔向虎牢关。
远远的领头一员大将冲关上高呼:“元让,夏侯老兄,怎不出关来配合我军!”
夏侯惇冲关下一看,马上大将正是曹仁。
夏侯惇老脸一红,他身为曹军的首席大将,向来冲锋陷阵,一往无前,战场上他可从来没惧怕过谁,即使面对吕布,他也曾缠斗多时,不让分毫。
如今一场大火将他烧得畏首畏尾,胆气全无。
曹仁在曹军中属少壮派的领军人物,向来对他和夏侯渊敬重有加。
他痴长为兄,被曹仁如此质问,不由脸面全无。
脸面事小,全歼吕布军队事大。
既然是曹仁领军,援军的身份再无怀疑。
夏侯惇下令大军出关,配合援军歼灭吕布的飞骑军。
虎牢关的关门终于打开了,夏侯惇率领守关大军加入到缠斗的战场。
关中只留了数百打扫卫生的士兵。
守关大军和援军合在一处,飞骑军刚刚排好的阵形又陷入混乱。
后方没有进入战场的飞骑兵开始无组织的撤退狂奔。
抵抗了一会,飞骑军近乎崩溃,前方交战的士兵甚至抛弃马匹,徒步跑离了战场。
无人的战马阻挡了曹军的追击速度,飞骑军开始整军向后撤离。
关前旷野,夏侯惇和曹仁商议,前方坦途,无法埋伏,难以用计,正好追击。
也难怪,夏侯惇是憋了一肚子火,野性难收,正想杀个痛快。
曹仁初来乍到,气势正旺,也不愿就此打住。
两军追着飞骑军一直行出二十里有余。
前方出现一处山谷,谷中野草旺盛,树木遍布。
飞骑军边打边撤,大军徐徐撤入了山谷之内。
逢林莫入,逢谷莫进。
夏侯惇和曹仁率军停在了谷外。
先派了数十名士兵进谷试探,被一阵乱箭射出。
夏侯惇想起了博望坡的大火,恶向胆边生,命令士兵点起火把,抛入谷内。
又命士兵将干草捆绑在箭头之上,点燃后射入谷中。
夏日艳阳,火势漫延飞快,从谷口燃起长长的火舌,直达谷内。
夏侯惇和曹仁站在谷外,心想,吕布啊吕布,你放火烧我们主公的时候可曾想过会有今天?
正文 第三十四章 会师虎牢
看着虎牢关另一处方向出现的冲天黑烟,我放下心来。
过了半晌,前方负责监听虎牢关的斥候回报,听到关内马匹出关的声音。
五里行程转瞬即到,弟兄们拿出进军奥斯卡的演技来,极尽慌乱的表现着。
大队扑到虎牢关前,一名兄弟用手中枪杆敲着关门,大喝着:“快开门,董大人到了。”
夏侯惇守关,关中严令,没有守关大将的命令,不得放任何人入关。
可夏侯惇率领大军出关了,留下守关的士兵没有一个主事的。
关中守兵面面相觑,拿不定主意。
关门前的兄弟接着大喊:“洛阳令董昭董大人到了,你们还不赶快出关迎接,难道想被治罪吗?”说罢一指后面的董昭。
我趁机一推董昭,让他站到了队伍的前方。
关中有老兵见过董昭,认了出来,对旁边的人说:“是董大人没错。”
董昭站在前面,不停的晃着手,小脸憋的通红,张大嘴却发不出声音来。
他想要提醒关中守兵,莫要上当,奈何被我们提前灌了哑药,干着急说不出话来。
关前兄弟又喊:“看到没有,董大人生气了。你们守关大将都得听董大人的,尔等还不快打开关门,真的想被判个抄家灭门,诛连九族之罪吗?”
虎牢关归属洛阳境内,受洛阳管辖。
此次夏侯惇是为避嫌才被派到虎牢关镇守,他本身在军中职位高过董昭,所以可以不受董昭节制。
可长年在虎牢关驻扎的士兵认为洛阳地区最高领导还是洛阳令。
洛阳令来了,能不开关门迎接吗?能给人堵在关外吗?
守关士兵急忙打开了关门,我军兄弟闪身而入。
众兄弟不动声色的控制了关门,我和高顺带着董昭进入关内。
好一个雄伟气派的关口,关门厚重,关墙坚实,守关器械密布,滚木雷石堆积如山。
“守关大将何在?”我故意喝问道。
“夏侯将军率军出关和吕布大军交战去了。”守关士兵小心的答到。
“尔等赶快集合,董大人要训话。”我对关内上下留守的士兵大喊着。
虽然董大人刚入关就要训话,非常的莫名其妙,可还轮不到他们来怀疑。
关中留守士兵一阵忙活,排成队形站到了我们的面前。
“董大人要训话,又不是要看你们操练,你们拿着兵器干什么,快放一边去。”我对他们说。
这群乖宝宝,一个接一个的将手中的兵器堆到了旁边。
一切搞定,我将董昭推到了前面。
董昭至此已经认命,低了脑袋,一声不吭。
守兵等着董大人训话,可董大人就是低头一句话也不说。
这时关外奔跑声响起,我步兵大军向关中而来。
守兵大惊,欲要去取兵器抗敌,但见周围的我军兄弟,钢刀闪亮,长枪刺眼,将他们逼在原地,动弹不得。
虎牢关,我军兵不血刃,轻易拿下。
我军进入虎牢关,将关上大旗换下,插上了 “吕”字大旗。
众将士奔到关上,站到守城器械旁边,做好准备,迎接关外曹军。
不到两个时辰,关外出现一支大军,军中大旗挥舞,正是一个
来到近前,正是张辽率领的飞骑大军。
命令士兵打开关门。
我步兵大军和飞骑大军胜利会师虎牢关内。
飞骑大军刚刚全数进入关内,视野处就出现了奔驰而来的曹军。
见到张辽和贾诩,一股温情涌上我的心头。
我拍着他俩的肩膀,感动不言而喻。
在我们的努力下,一个近乎奇迹的目标被我们完成了。
我问贾诩如何摆脱了曹军的追击,贾诩说他们找到了一个两面都有出口的山谷,从前面进去,从后面就出来了,而曹军就一直傻等在前面的入口,还自以为是的放了一把火。
等曹军发觉上当,回军已是为时已晚。
我们聚集在关墙之上,看着曹军奔到关前。
领军两员大将出列,正是夏侯惇和曹仁。
夏侯惇满眼赤红,嘶哑的喊着:“吕布奸贼,有种下来和我大战三百合,不声不响在背后阴人,算什么英雄好汉。”
“夏侯将军请息怒,今日天色已晚,将军又劳累了一天,实不适合再进行剧烈运动。假如将军有心找吕某切磋,明日请早!”我笑着回答他。
夏侯惇火爆脾气,如今又气红了眼睛,不依不饶,就是不肯罢休。
曹仁看我们没有出关决战的意思,上前扯了扯夏侯惇的盔甲,意思是找地方休息,明日再做打算。
您下载的文件由2 7 tx t。c o m (爱去小说网)免费提供!更多好看小说哦!
夏侯惇扭头指着他骂道:“都是你,硬让我出关,这下可好,关都丢了,你让我怎么办?”
曹仁心知自己不对,默不吭声。
夏侯惇又叫阵了一会,眼看太阳西落,天色渐黑,也实在没了力气。
头天晚上他还没睡觉呢。
没办法,他和曹仁灰头土脸的带着军队撤退到飞骑军原先扎营之处,暂且休息。
曹仁来的匆忙,大军只带了十几日的军粮,其他扎营所需也是有限。
如今夏侯惇的关内大军什么都没带就出来了,晚上睡觉连被褥都没有。
虽说正值夏日,没有被褥,穿着盔甲也能将就休息,可这心里总是憋屈的难受。
士兵们难受,加起来也没有夏侯惇一个人难受。
他真想哭天喊地,好好发泄一番。
千般谨慎,最后还是上了吕布军队的恶当。
这回他该怎么向主公交代,怎么在曹军中立足?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还没有如此窝囊过。
怎么被人带着转了个圈,这关口就丢了呢?
他越想越气,越想越窝囊。
顺手拿出身边的一把匕首,准备一刀自裁,一死了之。
这时曹仁放心不下夏侯惇,正过来看他,进来就发现了危险。
曹仁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匕首,好言劝慰着。
什么好死不如赖活着,君子报仇,十年未晚之类的。
夏侯惇经过一番心理斗争,终于打消了寻死的念头。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夏侯惇夺回匕首,往自己的眼睛扎去,决定自挖一眼谢罪。
正文 第三十五章 吃饭难题
清晨的阳光刚刚照耀到虎牢关之际,关外的曹军撤退了。
虎牢关已经稳稳的落入了我军的口袋。
赤兔马还被我遗弃在山沟沟里呢。
我带了士兵,回到赤兔马的所在之处。
来以为会有一出小别胜新婚的好戏上演,哪知这家伙这些天来混的如鱼得水,身边围了一批猛兽充当它的小弟,一副山大王的模样。
我好言相劝,死拉硬拽,最后使出驯兽大法才让它乖乖的跟我回了虎牢关。
回到虎牢关,贾诩送上这次收获的清单,我看的是惊喜交加。
我算知道曹操为什么喜欢打仗了。
空手套白狼,能得到很多东西。
曹操本身没有多少资本。
他没有袁绍和袁术的出身,没有四世三公的家族做后盾,他没有刘备的皇家血统,没有皇亲国戚的身份做背景。
他手里有点零花钱,经过一番折腾也一贫如洗了。
他唯一的资本,就是在折腾的过程中,混了个年轻有为的好名声。
他最大的幸运就是在合适的时候,进入了黄巾军遍地的兖州。
兖州大乱,好名声的曹操被推举为兖州剿灭黄巾军的领军人物。
曹操自此开始发家,逐步平叛和收编了兖州的黄巾军。
地盘有了,人有了,还缴获了黄巾军的武器装备,粮草金钱等等。
曹操上表朝廷,讨回了兖州牧的职位。
这回名也正了,兖州成了曹操起家的根据地。
曹操尝到了剿灭黄巾军,以战养战的甜头,所以对战争特别有偏好。
只是风水轮流转,现在以战养战的是我们。
博望坡我军得到了大批的武器装备,还有重型武器。
宛城大战得到的武器装备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得到了我军转战许都,进攻虎牢关必需的粮草。
如今虎牢关守关器械一应俱全,囤积的粮草还能支持我军直到冬天。
这一切原本都是曹操的,现在都换了主人。
曹操多年来的苦心经营,积攒的成果,有一大半都落入了我军之手。
没有刀,没有枪,敌人给我们造。
没粮草,没装备,敌人给我们送上前。
大军暂歇,开始休整。
杨奉率领的一万步兵大军也在随后到达虎牢关。
属于我掌控的军队现在已经全部聚集一处。
关内营房,我和高顺,张辽,贾诩坐在一起研究我军下一步的走向。
在此之前,我们总结了一下刚刚结束的虎牢关争夺战。
完美的配合有几个关键之处。
按照预定安排,飞骑军在许都境内应该多留十天进行破坏,然后再进军虎牢关。
因为突然出现的蝗灾,所以时间提早了。
高顺并不知道,他准备十天后会合杨奉大军,再前往虎牢关配合夹击。
而我却将进攻时间提前的消息带给了高顺。
幸运的是,董昭听到杨奉大军进军洛阳的消息,提前撤出洛阳,投奔虎牢关。
一路上军心不整,士兵逃跑大半,最后被我们抓了个正着。
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夏侯惇忽略了我们,让我们靠董昭骗开了关门。
而贾诩借鉴古代烽火传信的方式,命人守在陈留通往虎牢关的必经之路上,提前掌握了曹仁援军的动向,在援军到达的前一天,进军虎牢关。
一番演戏,将夏侯惇骗出了关门。
这场胜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