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弯弯拿着背篓回到地里,这回只装了一捆,背上刚好。路上遇见百首,确定她能背动,他才去了地里。
麦子背回去全部敝在院子里,院子是早已经打扫过的。到天黑时,地里的麦子终于背完了。瞧着天上隐隐若现的几颗星星,明儿一定是个好天气,也不用担心晚上会下雨。两人也没在来生家吃饭。回家随便煎了几块饼,弄了个青菜算是把晚饭解决了。
肚子填饱,但这澡可得必须洗。全身都是臭汗,又烧了热水,两人把头发洗了,澡洗了,都已经夜深了。弯弯没等到百首上床已经睡着了。
这一整天。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弯弯醒来的时候身侧已经冰凉了。外面天已经大亮,百首不知道什么起的床,竟也没叫她。她从柜子里翻出一件干净的旧衣裳。
穿好衣裳在屋内外也没看到百首,锅里倒是留着做好了的粥。等她吃完粥也没见百首回来。
她便拿着镰刀下了山。在地里果然看到埋头割麦的百首,还有来生,麦子已经割了一半。
百首见她下来了有些意外。他起床的时候弯弯睡得可沉了,昨天活干了大半,想到今天只有一块田的麦。想让她多休息休息,就没叫她。没想这田里的麦还没割完她就下来了。
于是便对她道:“没剩多少了,要不你就帮着捆捆吧!”
她想了想,也行。挽起袖子走到田里便开始捆麦。前面两人割,后面一人捆。捆完她坐下歇会儿,等前面麦搁出来了又接着捆。
割完麦。又将麦背回去。晌午不到,田里麦都收了。然后将昨天的麦全部捆一起,用粗木棒挑到打谷场。
打谷场里到处是碾麦的人。一个个大汗淋漓,满脸通红,男人们穿着薄衫衣裳,全汗琳琳的贴在身上,女人们袖子裤脚挽得老高,用最凉快的方式裹起衣裳,头发像从水里捞起来的似的。
拉碾的绳将肩膀上不知道勒出多深的印。手掌也磨得通红,手上的老茧今天又厚了一层。
谷场里到处是麦,中间那转动的石碾看着都让人心慌。但这就是人们打麦收成的方法。
将割下的麦穗平铺地上,人拉着石碾从一头碾到另一头。一般都得两人拉,石碾是个圆柱形的,中间空的,拿结实的木棍从中间穿过,两头绑上绳子,两个人在前面,一人一边的拉,利用石碾滚动来碾下麦穗上的麦。
家里有条件的,可以用驴来拉,瞧,王媒婆家就吆喝着牛正拉着石碾。两人看起来比其它人轻松许多。
弯弯不敢想象他们家以后收成了,若按这办法,估计她半个月都下不了床吧!
那石碾至少上百斤,真是人当牛使的时代!!
王媒婆家麦已经碾完了,两人正收拾着把麦装回去,等两人收完,百首和来生便把麦挑了过来,弄来一块大石头,在前面三米地方用木板围了个圈挡着。免得甩打出来的麦子全飞出去。
有人见来他们的麦杆割得老长,又摆出这架势,便道:“百首,你这样甩很费力气的。”
说话的是很会种庄稼的葛山。
“你们拉碾肩不也一样疼吗?”百首道。
“可也比你甩快呀!”葛山走过来看眼那两大挑麦道。
“麦杆我们有用的。”这么一说,葛山就明白了,百首要整房是要这些东西,再一想,这样把麦杆一次性割了,也免得再去田里割第二次。也算了省了一次事。
将围打好后,百首拿着麦开始在石头上甩打起来,劲儿使的大,一把摔下去,麦穗就掉了许多,手上的一把麦几下就打干净了。弯弯觉得速度比石碾快,不过确实费膀子劲儿。
ps:
今天的一更。
不知道是哪位大人在读者印象里面添了一个“青楼”,我都不知道他这青楼是啥意思,这文跟青楼有沾点边吗??我郁闷得要死…………
正文 第83章 农忙时节
百首和来生一人一下,配合着打起麦,弯弯看两人打得辛苦,趁百首喝水的空,自己拿了一把麦站在来生对面打起来,劲儿不够,甩了七八下都没干净,还得弓着背,就那么小会儿,她都觉得腰酸,更别说两人要打这么多麦了,她又鼓足了劲使劲甩,甩得麦四飞,打到来生身上,脸上。
最后来生拿着麦子虎着脸盯着她,朝旁边啐了口,唾沫里还有颗麦子,然后把她推到一旁:“你就搁这旁边歇着,别过来。”
“干嘛呀!”弯弯看着他,虽然她打得慢些,好歹也能打吧。
来生指着地上唾沫里的麦子:“你要继续在这打,我就得吃一下午麦了!一旁玩去,别这儿添乱。”然后像哄孩子似的给她一根麦杆让她在旁边上玩。
弯弯先是愣了愣,然后瞪着眼,什么叫她在这添乱了,好吧,她甩的是有些不对。可也不至于甩嘴里去吧,打麦又不是吃饭,谁叫他张嘴,她在心里给自己打了这么个理由。
百首也将她拉到旁边:“媳妇儿,你在旁边歇着吧,我跟来生打就行了。”
弯弯看眼他满头的大汗,有些心疼,下季他们家种了东西若全靠百首,那得把他累成什么样啊?自己怎么就没男人的力气呢?为了不再添乱,好吧,来生说得对,她那就是在添乱,弯弯只得乖乖的站在一旁看着百首和来生打。
两人挎在腰间的帕子一会儿就全湿了。想了想,弯弯急急回了家,拿铜盆在河里端了一盆水上来,路上有人看见她往打谷场走,便问她:“百首媳妇,你这是干嘛呢?”
“有用。”她端着一大盆水停也没停的答道。
从河边上来的时候是满满一盆水,路上洒了些。到打谷场还有一大半盆,将盆放到一旁。
弯弯对忙着的百首道:“百首,你擦脸的帕子呢?我替你洗洗。”
百首看眼她脚边的盆子,咧嘴一笑,丢掉手里的麦杆,走过去把帕子递给她,弯弯将帕子在盆里清新洗了下,浸过凉水,这帕子搽在脸上别提有多舒服。
“这样擦起来舒服多了吧?”弯弯看着他笑着道。
“嗯,挺凉爽的。媳妇儿,还是你主意多。”百首笑呵呵道。又见弯弯额头上全是细汗,想替她擦擦。马上又想到他帕子上全是汗臭味儿,便道:“媳妇儿,你也辛苦了,擦擦汗吧!”
弯弯从怀里拿出自己的小手帕,擦了擦额头。
抬眼便瞧见来生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正站在来生对面甩打着麦。老人家因为还病着,没甩几下,脸色就越发难看起来。
“来生爷爷杂来了?”她刚才上来的时候咋没瞧见。
百首喝了两大口冷水,道:“你刚走一会儿他就来了,让他回去休息他不肯,怎么劝也不听。犟得很。”
弯弯很少听百首用这种无奈生气的语气说话,想必不知道劝了多少话吧,可他病那么重还来忍痛打麦。让人同情的同时也让人无可奈何,这不是加重病情吗?
来生爷爷想的又不一样,上次种菜,百首两人就帮了他们了,还有种玉米的时候。这次收麦已经帮着割了麦了,要是打麦他还不来帮着做点。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打谷场里也有人劝他回去休息。来生爷爷就跟秤砣铁了心似的,后来杨义智上来看到,把来生爷爷叫到一旁,两老爷子坐在一起,不知道杨义智怎么说的,来生爷爷竟没争着去打麦了。将地上打出来的麦装好,他背着麦就回去了。
弯弯就在心里佩服,还是这老领导厉害!
杨义智走过来瞧见一大堆的麦还没打,二话不说,把自己外面衣裳脱了抄起一把麦,走到来生旁边:“你去歇会儿。”然后站在来生位置打了起来。
他甩麦子动作速度丝毫不比百首慢,弯弯看得愣了,就连百首也愣了。
“呀,村长,杂能要你帮忙,你歇着,这儿有我跟来生。”
杨义智家的麦今天刚好碾完,他们种的另一个品种,熟得早些。
杨义智一边打麦,一边道:“我不来帮忙你们连个换休息的人都没有。”
“这要休息啥,打慢些就行了。”百首道。
“打慢些?你看那娃都累成啥样了。”
顺着杨义智刚才的目光,空档的时候百首快速扫了一眼。
围子外不远处,来生直挺挺的躺在地上。而弯弯就坐在他不远处。
这法子比石碾快,但却更累,在这弓背打一天,回家腰肯定都直不起来。
“杂不用石碾呢?这打得多累啊。”杨义智丢掉麦杆,拿衣裳搽了把汗,又拣起一把继续打起来。嘴里也不停。
“这样打麦快些,再说不下地割第二次麦杆,麦杆我们要留着盖房子用。”百首道。
省了一道麻烦,也不错。
“可就打起来太累人。”
“下季咱们家就不这样打了。”昨儿晚上他就细细想过,等修好房子搬到村里,到时候他们也去买头牛。以后去集市方便,弯弯也不用走那么远路,农忙自己也能轻松些。
“这样就好。”
“村长,要不你歇会儿吧!”百首还是怕把这老爷子累着。
“你嫌我这身子骨打不好?我告诉你,当年我可是一个人就拉过这碾的,这么大石碾起码上百斤,还得转得好才能把麦碾出来……”杨义智一边打麦一边霹雳噼啦的说着,最后说着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他把麦杆甩地上,盯着对面正擦脸的百首道:“别以为你们……这些年轻人好了不得,有时候还不如我们当年。”
这时一碗水从旁边递了过来:“村长,你歇会儿吧!”弯弯看着满头大汗的杨义智道。
杨义智满意看她一眼,他还真想喝水,扬头把一大碗水喝光了,将碗还给弯弯的同时还道:“我不累,你一个妇人也没力气,旁边待着去。”
弯弯接过碗,见杨义智又抄起一把麦,道:“村长,打麦的时候还是少张口,麦容易甩嘴里,开始的时候我就把麦甩来生嘴里了,而且不说话可以省力气。”
杨义智眼睛一瞪,扫眼百首:“谁敢把麦甩我嘴里?”
“村长,我不会把麦甩你嘴里。”一旁百首立刻一本正经接了句。
弯弯看眼杨义智,好吧,其实后面那句才是她想说的重点。拿着碗走了回去。
地上,来生还四扬八叉的躺着,两只手跟瘫了似的甩在旁边,闭着眼,不知道是不是睡着了。
弯弯踢了踢他的脚,来生希开眼缝。
“你别躺着,一会儿就更不想起来了,坐坐可以。”
“我想睡会儿,行不?”来生道。
“不行。”
“为啥呀?”
“麦还没打完。”
“可我累了。”
“那你吃饭不?”
“咋不吃饭,我想活。”
“那你就得去打麦。”
过了会儿,打谷场里鼾声隆隆。
弯弯看眼嘈杂的打谷场,无奈翻个白眼,把睡得跟死猪样的人踢醒。
来生睁开睡眼惺忪的眼。
“天亮了,起了。”
来生坐起来,揉揉眼睛,看清周围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睡在哪。看到前面一大堆未打的麦,很郁闷的嘟哝了句:“杂还没打完哩?”
弯弯翻个白眼。
这时杨义智走了过来,忠气十足的看着他,道:“来生睡醒拉,去打麦。”
来生慢吞吞站起来,晃了晃膀子,眉心都皱到一起。然后跟着杨义智进了围内。杨义智让百首歇会儿,来生打,一会儿来换他。
百首知道杨义智说一不二,丢下麦杆走到弯弯旁边坐了下来。就这样,三人轮换着打麦,但也只打了一半,第二天,杨义智还是来了,后面还跟着杨开石。四个人,两块打麦石,速度快了许多,一上午就将麦全打完了。
来生爷爷对几人感谢不已,想留几人吃饭,都知道他现在病着,再留下吃饭就是给人添麻烦而不是帮忙了。几人都各自回了自家,麦终于收完,也能暂时喘喘气儿了。因为麦田不多,收麦也就那几天的事。等把麦打了,大伙儿这才去田了把买杆割了回来。
弯弯和百首跟来生爷爷把麦杆买了下来,来生爷爷不要银子,百首知道他们家困难,把银子留下就走了。
不过,隔天来生爷爷又将银子送了回来,他说:“你们帮那么多忙,连口饭都没吃,要点麦杆我还能要你钱?家里柴火多着呢。”
百首只好将银子收了回来。想着以后有事多去帮忙就是。
把麦杆弄回来,百首搬了根长凳在院子里,将麦杆头搁在凳上,弯弯拿木棍压着,百首拿着耙顺着梳下来,将附在麦杆上的麦衣梳掉既可。这样盖在房顶上屋顶就显光滑平整,而不会看起来毛糟糟的。
把所有的麦杆梳出来堆到屋檐下,如果房要重整,再加上另加的几个屋,恐怕这点麦杆也不够。想了想,两人决定去村里买点麦杆。
结果第二天,石头娘就来了,说是他们家麦杆多,让百首拿回来以后整房用。两夫妻谢了又谢。到石头家把麦杆分几次才弄回了家,最后百首还是决定要给点银子,石头娘哪会要。
正文 第84章 轮流守夜
元宝家的麦杆太少,百首跟弯弯没要,让人家留着当柴火烧吧。
后来,兰花娘听到百首要买麦杆就笑眯眯的跑了上来说他们家有多的。葛山地种得多,麦杆自然也多。
有人卖当然好,但不能把他们家当傻子是不,想着赚钱就跑来。
弯弯笑着对兰花娘道:“家里麦杆储了很多了,如果还有的话多要些也无防,只是这价钱,有些低,不知道你要卖吗?”
最后,两亩田的麦杆给了十文钱。
兰花娘回到家,晚上就被自己男人骂了一顿。
“你咋学着那些人没个见识呢?这不值钱的东西你也收人家银子?”
“我这不也为家里着想吗?”兰花娘有些委屈,她又不像弯弯会做酱肉能挣银子,有人出银子买麦杆她咋不能卖呢?
“我真懒得理你这婆娘!”
葛山转身出了屋子,留下兰花娘一人坐在屋里生闷气!
田地麦收完了,杨义天找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