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香菇棚除了竹子,还要有柱子,村里都是用杉树当柱子的,杉树的大小直径是十二厘米左右,另外还要有很多树叶铺在上面遮阳拦雨。棚子里还要搭架子,李秋因为自己人力少,里面的架子准备只在地面搭一层。香菇有好几种,一种是普菇,普菇不需要一个一个雕,等生长日期一到直接脱了塑料袋就可以长菇和摘菇,一种是花菇,花菇很麻烦,生长期到的时候,当花菇长出粒米大一点的时候,就必须一个一个把包在外面的塑料雕开,所以做花菇一定要搭十好几层的架子。但花菇的价钱比普菇好,如果天气好,花菇的花漂亮就可以卖很高的价钱,当时村里有几家带头做花菇的就发了。李秋因为家里帮手少就只好做普菇了。
李秋带着两个妹妹总算是砍够了竹子和当柱子的树墩,可是这架子怎么搭呢?李秋傻眼了……
一种捉摸不定的情怀
一种渴望了解和被了解的心情
他心里有一种声音在呼喊
伐树的铛铛声淹没了她的话语
他于是只好猜测
从她的表情去猜测她在想什么
当他知道她需要帮助的时候
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涌上他的心头
“让我来帮你们搭棚吧。”当双宝站在李秋面前诚恳地说这话时,李秋感觉心儿暖和和的。
当李秋第一次摘到自己种的香菇的时候,李秋笑了,甜甜地!因为肯下功夫和认真,李秋做的香菇总比别人家的大,模样也要好。村里人一提起李秋总是啧啧地称攒:“了不起啊,李秋真了不起!”每次听到有人称赞李秋,双宝就有一种无比的幸福感。
因为李丽嫁人后生了男孩,人们对李秋下一代是否也只会生女娃的顾虑被打消了,李秋在村里是很有威望的,她学什么都比别人快而精,她像一个男人,要撑起一个家,她做的每一件事总是井井有条。
李秋结婚就选在腊月十八,刚好李琳寒假回家,李琳还有两年半的学要上,李秋本不打算摆酒席的,李茹英说李秋给家里做了那么多贡献,不办她会过意不去的。
村里基本上的人都来喝喜酒,因为说起来都带有点亲,李欣也来了,李茹英对李欣结婚又离婚的事装作不知道。五姐妹在一起,一家人团聚,又来了这么多亲朋好友,应该是最美满的婚宴了,如果不是亲家的一个考虑不周到的话。
牛二也在邀请之例,是亲家请的,因为亲家和牛二家是同一个大队的。
在婚宴上看到牛二,姐妹五个都得觉得别扭,如果不是顾及李秋,李囡估计要找牛二理论一番。李琳说,得给这家伙点颜色瞧瞧,李茹英连忙劝她们:“来者即客,都那么多年了,得饶人处且饶人。”李琳嘴一撅,这是她第一次对李茹英表示反抗。她觉得母亲儒教思想太浓,于是,她离开酒席,一个人跑到外边来。
院外正好有一群小孩在嬉戏,其中一个正好是牛二的孙子,长得虎头虎脑的。看着小孩快乐的样子,李琳的脑里便浮现出当年李囡凄惨的模样,她咬咬牙,觉得一定要教训一下牛二。于是,她用糖收买了在嬉戏的孩子们。
几个小孩用力在牛二孙子的身上掐了几下,牛二孙子便“哇哇”大哭起来。
“不好了,不好了!”
“牛二孙子的小骨头被人打折了!”
几个小孩冲进院子,朝正喝喜酒的人大喊。
牛二“霍”地站起来,脸色霎时发青。
“在哪里?在哪里?”
牛二抱着孙子,嘴里恨恨地骂着:
“哪个杀千刀的?是不是李囡?……”
一下子,酒宴上的人都围了过来。
“快!别管谁了,先上医院再说!”
“怎么上啊!在乡里呢!十里路啊!”牛二嚎啕大哭起来。
几个小孩却突然大笑。
“骗你的!”
“真有意思!”
牛二的孙子不疼了就停住哭,挣扎着要站地上去:“他们掐我,他们掐我。”
于是,院子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笑声。
牛二羞愧地脸色涨红,酒也不喝了,抱着孙子便往家赶。
(七)
李囡瘸着腿,工作不好找,只好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当民办代课老师。
偏远的山村没有公路,行走在弯弯的山路上,李囡心情一直是愉悦的,她喜欢花草,喜欢小溪,喜欢静静地感受大自然里美妙的鸟鸣声。
李囡的生活过得单纯但一点也不单调,她喜欢到山间去看书,宛如置身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她也没有颓废学业,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写作,李欣去深圳那年,她也把大专文凭考出来了,转成了正规老师,李秋结婚后,李囡便负担起了李琳的学费。
李茹英一个人在家里,李茹英其实心里也确实想有个儿子,有个儿子在农村,娶了媳妇,她也可以抱抱孙子,不至于这么孤单。不过,李茹英又想,其实儿子也一样,会读书的考上了必定不会呆在乡下。李茹英的名声也因为女儿们有出息而开始响亮,再没人瞧不起她了。守了那么多年活寡的李茹英,心里常常会想起两个人:一个是孩子的李思成,一个是李大,孩子的李思成会到哪里去呢?其实他也很可怜,村尾的钟海就因为生的全是女儿而发疯掉的。李大是个瞎子,可脑子灵,干活手脚快,李茹英刚开始下地干活的时候,他帮了不少忙,怎样拔的秧苗好插,怎样能把秧苗插得成行成排,怎样锄地,怎样施肥种菜。他一一讲给李茹英听,他的听觉很灵敏,村里谁从他身边经过,他都听得出来。李茹英的女儿们挑着稻谷迎面走来,他听到那“呼呼”的喘气声,就会走上前,接过她们的担子。李大对村里的每条小路都熟悉,哪里有坑,哪里有沟,他一清二楚,因此走起路来就像眼睛没瞎。
李大是单身汉,无妻无儿无女,因为勤快,他一个人常常有吃不完的稻谷,吃不完的蔬菜,李大都拿了给李茹英。李欣、李囡、李琳不管哪个考进城,李大都悄悄地给李茹英塞过钱。这么多年来,她们家都亏了李大啊。可是,李茹英不敢说,她害怕闲言秽语,她只能偷偷地给李大缝缝补补,偶尔烧个可口的点心给他吃。
不过,这些事还是被长大了的女儿们觉察了,她们也知道母亲需要有个伴。
李囡是最了解李大的,因为李大待她最好,可能是“惺惺相惜”吧,牵红线这件事自然而然地就落在李囡身上。
“李叔叔,我叫你一声爸吧?”
“好啊!”李大应着,显得很高兴。
“爸……”李囡激动地喊了一声。
“唉……”李大也激动地应着。
“爸,咱回家吧,妈在等你。”
“这……”李大一下子呆住了,他不知所措,双手一个劲地搓着。
“我知道,爸,您一下子适应不了,我们会给您和妈办个婚宴的!”李囡眼圈红了,她不知道该怎样子表达,她只是在一个劲地想,要是李大叔能看到她现在的表情多好啊,她的期待,她的渴望,一份真挚的父爱!
“我……”李大也无法表达,他打心里愿意,渴望做李思成,做李囡五姐妹的李思成!
李囡拉着李大的手,一定要他到家里来。
既然孩子们都已经挑开了,李茹英的思想包袱也就放下了,村里人闲言闲语肯定会有的,可是,只要女儿们不顾忌,她还有什么顾忌呢?孤寂了那么多年的心,她也渴望有个伴,有个依靠。
孩子们要给李茹英办个体面的婚宴,李茹英坚决不要,李大也不同意,李大还像一个害羞的青年,怪难为情的。
于是,李欣、李囡、李琳齐声说:
“爸爸,妈妈,您们这是给我们做榜样,婚事简办!”
于是,院子里便爆发出一阵阵笑声。
2000年新世纪的第一天,李茹英院子大门口,挂起了七个灯笼,两大五小,花炮在院子上空绽放,在五个女儿的祝福声中,李茹英和李大走进了没有婚宴的结婚礼堂……
堂……
第三章 新世纪的太阳已经升起
更新时间2007…11…12 10:55:00 字数:5152
(八)
李欣是在母亲的婚礼上感受最深的女儿,看着姐妹们那幸福的笑脸,看着母亲那满足的神情,李欣震惊了,为自己那可笑的婚宴感到惭愧。她没能像李囡一样亲切地叫李大:“爸爸”,但她很感激李大。
年夜饭是在零点的钟声响起的时候开席的,一家人看着电视,看着联欢晚会,说着小时候的乐趣,电视是黑白电视,本是不买的,李欣执意要买,说是送给母亲的结婚礼物。
谈到年夜饭,母亲便笑李欣,说李欣有一年过年啊,硬是不肯吃年夜饭,问她为什么,她说她要的是“年夜饭”!不是什么“年糕”什么鱼的,“我要‘年夜饭’,不是鱼,不是肉,是‘年夜饭’!”她说。于是全家人便笑。
在农村,有一个风俗,那就是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每家每户都必须在厨房里燃一个大树墩,当然不是全燃,只是让它一直有火,要到正月十五才能熄灭,这个习俗来源是有根据的,很早的时候,农村贫穷,基本上买不起火柴,平常的时候,邻居间就相互借火,今天你家用一根,火起了,我用竹片到你家取火,(竹片是先把竹子劈了,后放到水里泡,泡个几天,再又取出来放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容易燃着)明天就换过来,你到我家取火,如此一来就一根火柴两用,甚至多用了,而正月又是不能随意到别人家取火的,说是会把别人家的风水偷来,别人要生气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很早的时候农村森林资源丰富,有老虎、狼之类的动物,据说这些动物见到火就不敢来了,还有其他的妖魔鬼怪也见到火就不敢靠近,因此为了驱赶这些让百姓害怕的东西就得日夜燃火,直到元宵过后。
“妈,火还要燃吗?”李琳觉得这有些浪费资源,也不合时宜了。
“燃吧。”
“还要燃十五天?”
“我看现在已经很多人不燃那么长时间了。”李秋接嘴。
“那就燃五天吧。”李茹英仿佛失去了什么,有点失落。
“来,爸爸,这个给您!”李囡夹了一块鱼放到李大碗里。
李大要推辞。
妈妈又笑了,说,过年是不能说不的。
于是,大家便又看着李秋笑。
李秋打小便机灵乖巧,那年过年,邻居李大嫂来串门,李秋很勤快地给她倒茶,李大嫂喝了,她就给满上,还问:“再喝一杯吗?”李大嫂不好说不,只好都喝了,最后实在受不了,母亲才制止:“好了,她大婶都撑坏了。”
“怎么那么迂啊!真不能说‘不’字吗?”李欣问。
“那当然,一切都要肯定,一切都是肯定的。”李琳故用诗化的语言说。
母亲便想起了李囡的书。
“李囡,写书有眉目吗?”
“好像有点困难。”
“遇上困难了?”
“有点感觉知识还太有限。”
“我支持你,姐,你需要什么书,我到北京给你找去。”李琳和李囡最有共同语言,小的时候她们还是冤家呢。
“想成为中国的‘夏洛蒂’,一个乡村教师写一本书,像《简·爱》一样闻名于世?”李欣表示赞同,不过她对小说不感兴趣,她想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李囡初中时便显示出有写作天赋了,那封给县长的信估计还真感动了县长吧。”李琳提起往事,一家人心情便有点沉重。
李囡性格就是倔,
就算全世界的人不相信她
她也相信自己
像海伦一样/也许你没有海伦那么聪明/但你一定要有海伦一样的精神!
李丽和李秋因为文化少,她们三个谈的这些她俩都插不了嘴,心里也有些酸酸的。
李茹英从衣袋里掏出了五个钱包,本来还有三个准备给外甥的,可外甥们要正月里和女婿一起来拜年,说那样显得有走亲戚的气氛。
“来,孩子们,发红包了!”
“这么大了还有红包啊!”
五个女儿又像回到了童年,收到了红包便都笑。
李大也站起来,也掏出了五个红包。
“爸……谢谢!”
“爸,这些年都多亏了您……”
五个女儿禁不住热泪盈眶。
李丽在李欣耳边嘀咕了一下,李欣传给李秋,李秋传给李囡,李囡传给李琳。
传毕,五个人一起站起来,从口袋里掏出画“喜”字的红包。
“祝爸妈和和美美!”
“祝爸妈白头偕老!”
对李大和母亲,她们无需用高雅的语言。
普通的发自内心的祝福足以温暖他们的心。他们感觉到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就好像是吃一串葡萄,先都是酸的,吃到后来便越来越甜……
说到红包,大家便又想起李囡的傻气。
“你们当时可真坏。”
“谁坏啊。”
“人家李琳比你小两岁呢,都知道一角比一分多。”
“李囡对钱就是不敏感。”
“不过,幸好给你们‘狸猫换太子’换了,不然,最后全丢了,丢的可是太子,多可惜啊!”
“这主意其实是李秋出的,李秋就是点子多。”李欣说。
李琳看了一眼李秋,眼睛涩涩的,多优秀的一个姐姐啊!如果不是……说不准现在是个研究生……李琳心动了一下,她觉得她必须把李秋重新变成金子……
年夜饭整整吃了两个小时,吃完,五个女儿便要李大和母亲回房休息。
大家一起收拾好桌子,李欣看到地上有点垃圾想扫,李琳止住了,大笑。
“姐,王母娘娘的辫子还在地上呢!别扫着了。”
“是啊,入乡随俗,不可以扫的。”李囡附合着。
乡村有个规定,正月十五之前都是不可以扫地的,据说是王母娘娘正月会下凡,她的头发很长,拖着地的,所以正月是不让扫地的。
李欣躺在床上,愣是睡不着,小时候啊是故意要熬夜,说熬夜时间越长母亲就会命更长,大家都想母亲命长一点,就想方设法熬夜,可小时候偏又那么想睡。
眼看将近而立之年了,李欣还一无所有,这怎么行呢?一定要有所成就!
(九)
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特别是白天不能睡,听说,睡了的话,那一年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