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成立之初,中华民国没有一座长江大桥,过江都得靠轮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十分不便。但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改变了这一现象。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浦口铁路站的铁轨连接到了南京,华东地区的铁路终于可以直接过江。而不是需要轮船再运上一道。
这座奇迹一般的大桥,一共用了120万吨低合金钢、70万吨水泥,是一个非常大的工程。从研究设计,到开工建造,一共耗时6年。
与后世的南京长江不同的是,中华民国在建造这座大桥时。考虑到了丰水期轮船通行的问题。因此在丰水期也能通过万吨级轮船,枯水期则可以通过1。7万吨级的轮船,充分的保留了水运资源。
通车仪式上,总统宋教仁从北京赶往现场参加了这次通车仪式。
“经过六年的艰苦奋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建造的这座桥梁是世界最壮观的桥梁,同样也是意义巨大的一座桥梁。因为它不仅意味着长江两岸可以方便的交流往来,更意味着中华民国的繁荣与强盛。”宋教仁在通车仪式上发表了一番讲话。“只要我们想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下面一片热烈的掌声。
这座长江南京大桥。完全可以说是中华民国用钱砸出来的。这已经是超出一般的商业利益考虑了。
不差钱的情况下,造出了这座桥梁。
中华民国此时确实不差钱,只要能够使长江两岸的交通问题得到解决,花大价钱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为了建造这座桥梁,花费了差不多2亿炎黄币,光是120万吨低合金钢就要9千万了,加上其他材料、工人、财团施工利润也就差不多飙到2亿炎黄币的程度。
当剪彩结束后,第一次从南京驶向浦口、浦口驶向南京的火车拉着汽笛,在轰鸣声中从桥上疾驰而过。
通过江面只用了8分钟。而以往货车靠轮船引渡,则需要1。5个小时。
上面一层,则是用来通行汽车的,汽车也可以直接从这座桥直接跨越长江天险了。大桥上安装了许多路灯。
夜晚,这些路灯组成了一道壮观而美丽的夜景。
江渝也带着一家人前来看长南京江倒大桥的夜景、此时江渝家里人丁兴旺,儿女已经一群了,为此交了不少罚款。
现在江渝已经比较悠闲了,财团走上了正轨,军事体系也基本上完善了,行政方面不需要他们操心。
因此江渝平时除了继续加强对军权的掌控之外,也就是查查技术资料,并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多年的学习与研究,让江渝在技术方面的知识,已经不逊色于那些高级工程师。
江渝开始把重心放在子女教育上,他必须为财团培养一个靠谱的接班人。资本最终的尽头就是社会大同,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那样的程度,还需要不少时间。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也摆在民众面前,统治者依旧是世袭的。帝制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的不好,反而也有好的一面。
万事万物,都是双刃剑的。
帝制统治的好处就是统治者在明处,不能做得太过分,一过分就会被推翻。但坏处就是帝制的统治者为了保证统治,会对舆论进行限制,对内部采取高压政策。
财团这种隐形统治者的模式,因为把总统这个假的统治者摆到台前,所以不需要压制舆论,只要灌输‘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虚假价值观就可以了,民众怎么闹死的都是总统,而因为‘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深入每一个人的脑海,因此财团不会受到波及,财团可以向那些试图将打倒财团的人扣上‘仇富’的屎盆子。
但是这样一来,隐形统治者在很多问题上就做得比帝制更过份了,也更加的无所忌惮。
就如同先天社会和后天社会。各有各的好处。
就如摩托车、电动车出现后没什么人骑自行车了,看似是方便了,但却无法靠骑自行车‘强肾’了。阳痿早泄群体开始增多,而且车祸问题也频发了。
就如用了电磁炉后,煮饭炒菜不如烧木头好吃了。
但在这种双刃剑的抉择中,一切都是以‘消除矛盾’为核心的,如不烧木头做饭那是为了消除人与自然的矛盾。
如采取财团统治模式,而不是继续用帝制来统治,那是为了消除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如何消除?那就是用发展最快的财团统治模式飞速强化一个国家的战争潜力,从而打败其他国家,从**上消灭国与国、资本与资本的矛盾。
这是一个求变图存的问题。矛盾总是不断产生,又不断的被消灭,无法适应就意味着衰亡。
从这种双刃剑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古代圣贤所提出的‘阴阳学’确实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事还是物。
宇宙之间。一气而已,遂分阴阳,再衍四象,化为五行,又分干支。
“爹爹,这个桥好长啊~!”大女儿江婉静看着宏伟的灯光夜景叫道,十二岁的江婉静长得非常漂亮,开心的蹦蹦跳跳的。就像是一个跳跃的精灵般。
“是一座桥,不是一个桥。”江渝笑着摸了大女儿的小脑袋。纠正了她量词的错误用法。
“噢!”小婉静认真的点了点头。
“儿子,造这座桥花了多少钱啊?”许氏一边对这座桥啧啧称奇,一边对江渝问道。江渝笑着说道:“娘,才差不多两亿元。”
“两亿元还不多啊!”许氏吃惊的说道。
“女人家不懂不要乱说,钱算什么,正所谓物尽其用,钱也要尽其用,放在那里就是一堆废纸。”江远川拌嘴说道。
“就你这老头子懂了。”许氏回应道。
江渝每次总感觉父母拌嘴很好玩,在一边和几位夫人偷笑,一家人看长江大桥夜景的时候,还有一个摄影队乘坐着飞机、轮船在对长江大桥的夜景进行拍摄。
桥上的摄影队,则对江渝一家人拍摄了几个镜头。
这些胶片将剪辑成短片送往全国各地电影院免费放映,这种短片电影在电影商业化刚开始时是很流行的,当时在美国,三美分看几个短篇,生意还很火爆的。
不过这种电影现在已经卖不了钱了,中华民国拍摄这样的短片,主要是向老百姓介绍发展成果。
长江大桥的成功通车,轰动了全国。
这座桥梁也成为了中华民国工业发展成果的重大标志之一,大量南京民众纷纷跑去看大桥夜景。
全国也有不少游客专门跑到南京参观这座大桥。
以至于后来去南京的人,如果没看过南京长江大桥,都不好意思说去过南京。
欧美各国也在惊叹于中华民国这次的大手笔,这座大桥远远超越了铁路、公路两用桥梁的记录。
显然世界各国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刷新这个记录的,甚至可能永远不会刷新这个记录。
中华民国所取得的工业成就,让整个世界都为之瞩目。
很多洋人都开始用敬畏的目光去看待中国。
……
战争结束了,贵金属价格也恢复了正常,白银价格开始暴跌,白银之所以价格上涨,那是因为战争期间黄金无法发挥硬通货的作用,因为黄金虽然是硬通货,但是被各国限制出口了,所以导致世界开始再次将白银作为货币使用。
战后,白银再次沦为工业原材料,而不再是货币地位,因此价格暴跌。
中华民国在战争期间就出手了大部分白银,只保留了一批工业用的白银,因此没有受到波及,民族财富也没有缩水。
中华民国的货币体系是信誉货币制,是不兑换贵金属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各国开始使用金圆券制度,即外部人员持有金圆券即可兑换黄金。
江渝的军阀寡头财团却是在考虑要不要使用金圆券的问题。
如果在各国都开始采用金圆券制度的时候炎黄币不采取金圆券制度,那么也就可能导致炎黄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接受力度疲软。从而影响财团靠货币盘剥世界的能力。
经过讨论,财团智囊团认为金圆券没什么意思。
尽管金圆券制度可以让中华民国的炎黄币世界化,但是货币世界化也伴随着许多的问题。
中华民国的货币世界化条件还未完全成熟。贸然的向世界化挺近,将引发很大的金融隐患。
而且现在的世界,拼的已经不是金融了。
金融只是虚的东西,尽管敛财速度很快,但只要搞好内部金融,外部金融可以不用这么急着去搞。
所谓内部金融,就是中华民国的势力范围之内。
既亚洲、大洋洲。而欧洲、美洲则不需要这么急着向那里扩张,在南美倒是可以竞争竞争,但是炎黄币全球化还为时过早。
财团并未掌控大部分黄金。美国、罗斯柴尔德财团都掌控着大量的黄金,他们的货币也很坚挺。
说明接下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没有世界性货币的时期。
炎黄币只要做好亚洲、大洋洲的主流货币就已经是半壁江山了。
另外,金圆券制度如果施行。财团就不能那么方便的印票子了。建设速度也就会慢下来。
因为金圆券制度下,如果印了太多票子,黄金就会大量外流。
所以这一点很麻烦,财团并不打算搞金圆券制度。
至于欧美要搞金圆券制度的话,那就让他们去搞好了,反正中华民国的进出口是顺差,也就是说每年还能弄到不少黄金回来。
中华民国只需要用黄金保持汇率稳定就可以了。
在那些附属国,炎黄币是很容易成为主流货币的。因为那是受中国影响的国家,以及那些中国所成立的傀儡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应该加快产业转移。即我们将大部分附加值低的产业分包给附属国生产,充分的调动附属国的劳动力。而我们中华民国,则主要生产那些高附加值的产品,损失掉的那部分就业岗位,则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来弥补。这样一来,附属国就都赚到钱了。”
“下一步,就是让附属国加大税收,然后还钱给我们,或者是购买我们的国债,同时购买中国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施行附属国生产,中国消费的模式。”
会议上,一名财团智囊提出了他的观点,建议财团接下来的路线,以深入执行江渝提出的附属国生产,中国消费的模式。
这种模式可谓是废物利用,把附属国的劳动力都利用起来,让他们发挥出120%的劳动汗水,拼命的生产那些低附加值的产品。
例如汽车制造,那些附加值低、生产效率低下的零部件都可以分包出去给附属国生产。
电器同样也是如此。
而中华民国只负责制造核心部件,并进行组装。甚至是组装都可以放在附属国,让附属国代工生产,就像是后世的富士康,就是一个专门进行代工的台湾企业,先是在台湾搞代工,后来又跑到中国搞代工。
工资低,干活累。
不断的压榨其他国家的廉价劳动力,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极低,卖出去的价格却又很高。
这些产业都分包出去,那么就会造成中华民国失去大量劳动岗位,但这并不是问题。中华民国的是钱,盘剥附属国更是可以产生无比巨大的利润。
有钱干什么呢?
那就是大量建设基础设施,靠基础设施来拉动经济,这样一来中华民国就可以多出大量用于建设基础设施的劳动力。
每一个劳动力就算是干苦力活的,都能拿到高工资。
这些高工资拿到手上后,买房子,供应充足,买车子,依旧供应充足,买生活用品,还是供应充足。
至于从附属国招募劳工前来中华民国建设基础设施,这样的模式落后了。
首先一个是麻烦,来来回回的。
第二个是无法充分的调动附属国的劳动力,中华民国要做的就是,连附属国的女工都发动起来。
从而就要采取新模式,这种附属国生产,中华民国消费的模式就是很先进的。
等于说附属国民众干得比牛多,获得的却可能连他们的劳动所制造出的商品的一半都不到。
如果中华民国连什么产业都自己生产了,那么谁还有能力进口呢?
那样的结果就是附属国大量失业,同样很多产业是附加值很低,又很累人的,又会造成国民工作劳累,又拿不到多少钱。
如果采取附属国生产,中华民国消费的模式,那么附属国首先有钱消费中华民国的高端工业产品,如汽车、飞机、机械设备这些东西。中华民国将那些回报低的产业分包出去,国民也轻松很多。
也许只要卖出去一架飞机,就能换回几亿条裤子。
也就是用一个人的劳动,换回附属国一百个人生产的产品。老百姓的日子可以过得很好,很优渥。
中华民国可以靠商业经营、销售商品,以及金融盘剥等方式把贸易逆差弥补回来,如果碰上后世中国那么厉害的国家,那就让他们买国债,然后让孙子去还,孙子在让他们的孙子去还。
而票子是不断贬值,那么国债抓在手上就越来越不值钱。
贸易顺差不是本事,贸易逆差也不一定是本事,但有本事的国家都搞贸易逆差,即进口的比出口的多。
之前英国佬的日子过得那么优渥,就是每年有1亿英镑的贸易逆差,英国佬每年进口比出口少多1亿英镑的同时,又用更加附加值的商品,换到需要更多劳动力才能生产出的商品。
这才是英国佬生活优渥的本质原因。
第051章:又挖了一个坑
后世的美国盘剥世界,每年的贸易逆差达到了五千多亿美元,即美国靠高附加值产品换到更多商品的同时,每年还要净额消费五千多亿美元的商品。
只要美国能维持这样的格局,相当于他们每年要剥削世界五千多亿美元的商品,并且靠1个人的劳动所创造的出口商品,换取到十几个,上百个落后国家人民所劳动出的商品。
相当于整个世界,除了伊朗、朝鲜等少数国家之外,每个国家多多少少都要受其盘剥。
真正有本事的国家,搞的就是贸易逆差。
对于国家来说,真正有意义的不是赚到了多少钱,而是享受到了多少商品,在享受更多商品的同时,又要能够持续循环下去。
贸易逆差,则是靠海外收益来进行平衡。
钱只是一堆废纸,或许你能用钱买到黄金,但是黄金能吃吗?
因此中华民国必须将那些又累又回报率很低的制造业、手工业大部分都分包出去,这样一来附属国即有就业,能树立一个很好的典型,以吸引更多的国家甘心为中华民国剥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