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官- 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应物又想起了什么,对方清之建议道:“父亲你可以请几个月婚假,回苏州府去将王六小姐娶了罢。”

和儿子谈起自己的婚事,方清之有点不好意思,总觉得最为老不尊似的。“这个不急,也不用你cao心”

“什么急不急的,马上就去请假,然后立刻离开京师。就是要以此为借口,趁这几个月避避风头,等几个月后一切彻底风平浪静时回京就好。”

方清之讶然道:“两年不见,你懂得真不少”

方应物赶紧提醒道:“父亲别忘了三年学习之约,学完了你也就懂了。”

随后方应物离开了会馆,去忠义书坊找姚谦。不是他一定要晚上去,实在是因为他时间太紧张,必须要抓紧一切时间办事。

姚谦十分恭敬,亲自迎出大门,又将方应物请到内院一间雅致小厅中,彰显出几分亲近感。

姚先生甚至想送方应物一点点书坊干股,但被方应物严词拒绝了。当然方应物找姚谦,不是没有目的,主要是为了落实自己的宣传计划。

“方公子尽管放心,这次你将我从东厂番子手里救了出来,正愁无以为报!不但在八股时文选集上,今后凡我书坊刊刻的经义书籍,扉页都放上你的劝学诗词,这也是相得益彰!”

“那敢情好!”方应物得到这个回答,彻底放了心。他忽然想起东厂说姚谦这里刊印见不得人的**,便又很隐晦的嘿嘿笑了笑,“还有个小忙,望姚先生成全。”

姚谦满口答应道:“但讲无妨。”

“姚先生这里的**不知还有没有?可否送给我几套,也好在西行路上打发时光。”

姚谦愣了愣,“书还是有的,但你确定需要这些打发时间?”

方应物厚着脸皮道:“我活了十六岁,还没看过**什么模样,这次也让我开开眼界。”

姚谦便对身旁仆役耳语几句,那仆役就匆匆忙忙出了屋。没过多久,他领着另外一人回来了,两人手里都捧着厚厚的一叠书籍。

方应物忍不住上前取了一本,定睛看去,只见封皮上几个大字——姚氏黄历。

这是**?这是他印象里应该很黄很暴力的**?方应物震惊的扭头问道:“姚先生叫人没拿错罢?”

姚谦叹口气道:“没错,本来历书只有官府才可以颁布刊行,民间不准擅自印制,以免借此妖言惑众扰乱人心,所以历书就是**。

但查禁的一直不严,我对此也疏忽大意了,这次到京师一不小心捎带了一批,就被东厂番子盯上成了把柄。

不过我很奇怪,你真打算拿着好几种黄历,在路上打发时间么?”

方应物大失所望,还以为是能开开眼的当代时髦情se读物呢,结果这**居然是老黄历!

当夜由于天se已晚,方应物就在姚谦家里借宿了。一夜无话,次ri用过早膳,他就向东安门外尚公公宅邸而去。方应石这头种马,如今还尚府里奋战

方应物道清来意,又在门房里等了片刻,便看到方应石出现在视野里。

高大强健的石头兄,如今居然走路摇摇晃晃,脚步十分虚浮。明明还有九尺大汉的样子,却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似的。走得近些,又看到他脸se苍白,双目无神。

方应物戏言道:“这几ri过得如何?环肥燕瘦,乐不思蜀否?”

方应石忍不住虎目含泪,“秋哥儿,如今看到白花花的女人身子,我就想吐!我只想要你”

这句话让方应物感到悚然,暗暗远离了几步。

“我只想要你带我离开啊!”方应石发自内心的请求道。

方应物叹道:“不瞒你说,过两天我就要被发配西陲边地了,本想带你一起过去。但看如今你这状况,实在不适合上路,不然就是要命。”

方应石yu哭无泪,“难道秋哥儿就将我舍弃在此处,眼睁睁看着我油尽灯枯么?”

方应物无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关键的是,我父亲如今孑然一人,他好歹也是翰林老爷了,鞍前马后没人侍候也不像话。

如果我这做儿子的却要人侍候,那就太不孝顺了。所以我就想,你还是留在京师修养好身子,然后在我父亲身边听用罢!”

“多谢秋哥儿体谅宽大!”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下午,方应物去拜访了文渊阁大学士刘吉,这次拜访有好几层意思。

一是为了继续保持善缘,这位从成化朝一直坚挺到弘治年间的阁臣,以后说不定还要打交道。

二是要表明自己已经完成了承诺,竭力帮着他挽回在舆论界里那种尸位素餐、罔顾国事、自私懦弱的不良形象了。

下午时候,刘大学士果然是在家中的——看来午时早退这个习惯对他而言,已经是不可更改了。上梁不正下梁歪,成化天子带头懒散,下面大臣也就有样学样了。

不过刘大学士的脸se不好看,而且见了方应物后,更不好看了。本来显得白皙的脸庞,眼下几乎黑的要滴出墨水。

刘棉花好歹也是堂堂的当朝大学士,他在这种状况下还有心情接见自己,这很让方应物受宠若惊。

他对刘吉小心翼翼的问道:“阁老面有忧se,不知所为何来?”

刘吉怒气冲冲道:“我上朝时,听到议论说,那刘吉是趁人之危进行要挟,同时不忘索要好评和诗词,以此来故意抬高自家身份,所以行为可鄙!

你自己说说,老夫哪里趁人之危、趁火打击了了?老夫可曾强迫过你么?老夫难道没有帮到你么!”

方应物可以看得出来,从来都是一切尽在掌握、从不怒形于se的刘棉花真的生气了。辛辛苦苦做了好事,最后却被众口铄金,谁能忍住不生气?

他想了想才答道:“阁老恩德,晚生铭感于心。”

“别人都说你为了救出父亲去做一些违心之事,比如攀结老夫这大学士,都是情有可原、孝心可嘉。

但同样的事情老夫这里,就成了沽名钓誉、东施效鼙!这是什么道理!这还有没有天理!”

节cao一旦掉了,就很难再捡回来。方应物劝不了刘棉花什么,只能很诚恳的回答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罢!”

刘棉花眼前一亮,“此言大有深意,共勉共勉!”

方应物苦笑,纵观史书上刘棉花的一生,还真就是“走自己的路,随便别人怎么说”的一生。

第一百三十一章汉贼不两立

延绥镇,延是延安府的延,绥是绥德州的绥,合称延绥镇,不过这是以前的老黄历了。

成化九年,也就五年前,当时的巡抚余子俊因为边防需要,将延绥镇向北推进了二百里,镇城设在了榆林卫。

所以说,现如今的延绥镇从地理上与延安府、绥德州没什么关系了,最多只能算邻居。而且延绥镇应该称为榆林镇更合适一些,但是长久以来的习惯称呼改不掉,也就一直叫着延绥镇了。

在国朝初年,延绥镇其实不是边境,那时候武力强盛,北虏根本打不到这里,延绥镇只是承担后勤的二线。

但近几十年,边境线渐渐收缩,河套以北的东胜卫被撤,河套地区也被放弃掉。导致延绥镇立刻暴露北虏眼前,成为战争的第一线,于是形势就陡然吃紧了,成为北虏频频南下抢掠的突破口。

直到这十来年,朝廷将御寇重心放在西北,不但新设榆林卫,同时频频组织大军征伐。先有提督军务王越王大人取得红盐池大捷,后有延绥巡抚余子俊大修边墙,修建了横跨一千多里的防御工事。

因而在近几年,延绥镇的紧张氛围渐渐缓和,起码边民、军士都可以较为安心的种地屯田了。

这就是方应物要被“发配”的地方。

从边关京师到边关榆林,比较普通的路线是这么走的——向西过马水口到蔚州,然后经过广灵县进入山西,沿着二长城抵达雁门关。

再继续向西,在刘家川地方西渡黄河,这便进入了陕西府谷县。最后从府谷县折向西南,再走几百里,就可以抵达目的地榆林了。

当然也有**路线,那就是南下河南,从河南绕道进入陕西,再从西安府北上长驱千里抵达榆林,迂回路程合计三千里以上。

最文艺小清新的路线就是从京师先到宣府,然后沿着长城一路向西而去。

这样可以饱览塞外大漠风光,顺便无拘无束ziyou自在的赶路,同时还能放飞心灵,尽情的发泄都市生活压力不过最后是抵达榆林还是被北虏捉去当奴隶,那就听天由命了。

方应物选择的当然是普通路线,毕竟他既不是文艺青年也不是**青年。但这条普通路线也是穿山越岭的,真要用两条腿走起来同样很累。

还好,方应物拿着自家父亲的名帖去拜访了刘棉花,将朝廷配给刘棉花的马匹借来用了,然后又买了最便宜的大板车。

有马车坐,路上就可以轻松不少了。至于车夫,更是简单,这年头马比人贵,有了马还怕找不到人?

负责押解方应物去榆林的是两名锦衣卫小校,年纪都不大,二十左右。他们见方应物如此懂事,居然自动配备了马车,便感动的自告奋勇,从宛平县县衙抓来一名差役充当马夫。

于是一匹高头大马拉着大板车,车上连带马夫一共坐了四人,就这样上路了。

大明很重视边事,北方边境地区驿站、道路修的比江南还密集,这倒是方便了方应物一行赶路。

不过所经之处多是山区,大部分道路虽可通行,但仍然有马车过去不去的地方。

不过也不要紧,遇到这种马车不能通行的节点,方应物就将大板车卖掉,然后人牵着马翻过去。

等过去后,再在附近村落里花钱买车,反正车不值几个钱,只要有马就好办的很。

这种没有车的间隙功夫,方应物试着学过骑马,但东倒西歪险些掉下来,让两个校尉大笑特笑。

一路上时不时的就能看到崇山峻岭,直到横穿山西,渡过黄河进入陕北高原,景se方才一变。

其实到这里已经算进入延绥镇辖境了,这里就是延绥镇辖境最东北角。

但是要知道,延绥镇平面图是呈带状的,长度有一千多里,而平均宽度只有不到一百里。整个延绥镇本质上就是一道长达一千多里的防线,依靠工事阻拦北方敌人进入腹地的防线。

从延绥镇最东北角到位于中心的榆林,沿着边墙之内的道路,仍有数百里要走,途中要经过清水营、黄甫堡、孤山堡、神木堡、高家堡等十几个营堡。将这些营堡串起来,就是西北边境线了。

以国朝体制,边镇地区的行政区划和腹里地区完全不同。延绥镇这里没有常见的府、州、县,只有镇、营、堡,同时还有卫所、千户所。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边镇是彻底的军事化管理区,这就是九边与腹里府县最大的不同之处。

不过这里与山西北部路过的那些深山老林不同,道路上行人车马络绎不绝。大抵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来边境经商的生意人;另一种是从后方向延绥镇解送军需物资的百姓。

如今是七月上旬,虽然ri头不如六月盛夏时候毒辣,但还是很晒的。方应物将斗笠扣在头上,挡住了刺眼的阳光,然后斜斜的躺在车沿上打起盹。

押送他的两个锦衣卫小校,一个姓牛一个姓马。方应物与他们一起餐风露宿半个多月,也混得熟了,便戏称他们为牛头马面。

此时牛头马面正坐在车尾,低头观摩一张十分粗糙的地图,一边看一边窃窃私语。

牛头指着地图上一个方块,“前面快到高家堡了,今晚就在这里歇宿。”

马面感到轻松的说:“看样子高家堡到榆林卫也就不到二百里路程,这是最后一段了,可算要完事。”

牛头叹气道:“方秀才是完事了,我们两个还要返回京师,再将道路走一遍。”

方应物双眼睁开一条缝,“两位若嫌回京师麻烦,不妨与在下一起扎根边疆,保家卫国!”

牛校尉翻了翻眼,“你这小秀才当了钦犯还如此多怪话,要不要俺们与你讲一讲野猪林的故事?”

两人正无聊之极的斗嘴玩时,忽然听到马面拼命的吹口哨。两人齐齐看去,却发现不知何时,旁边不远处多了一辆马车并排同行。

这辆马车上堆了半人高的货物,用席子盖得严严实实,赶车的车老板四十岁年纪,皮肤黑亮,一看就是常年风吹ri晒的辛苦人。

当然马校尉再无聊,也不会对一位四十岁的赶车大叔吹口哨。主要是在那辆车的车尾,倒坐着一位小娘子,而且还是看起来很有几分味道的秀美小娘子。

漫漫旅途确实是乏味,有点事情都值得大惊小怪一番。方应物伸长脖子狠狠看了几眼,却见这小娘子脸蛋姣美,虽不白皙却闪烁着健康的光芒。又有一方蓝布帕包裹住了头髻,身上素花布袄子,裙子下露出一双红布鞋头,在车外面悬空晃来晃去。

边镇是一个驻军、军户密布、据方应物一路目测男xing比例可能达到三分之二的地方,能见到如此娇俏女子,自然是很养眼。

难怪马校尉忍不住吹口哨调戏一番,搞的这小娘子脸se微红,眼帘低垂,但只是不理不睬。

寂寞的旅途确实枯燥的能让人发疯,那边马校尉口哨声刚落,这边牛校尉鬼哭狼嚎的吼起他昨天刚学会的山歌——妹妹那里来,妹妹哪里去,哥哥一心把你留

两个校尉隔空对着那小娘子调戏半天,可没有得到半点回应,自己也感到无趣了。

他们又把身子转过来,却当头迎上了方应物的鄙视眼神,“我辈读书人,羞与尔等为伍!真不知道堂堂的天子亲军锦衣卫,就是这般形象败坏么!”

牛校尉嘿嘿干笑几声,“方秀才先别替我等cao心了,你还是抓紧时间学学骑马,别上了马就往下掉。这里可是边境,万一遇到了达贼,两条腿可逃不过四条腿。”

方应物嗤声道:“你们这些胸无韬略的人才会担心这些,我怎么会遇到北虏达贼?

第一,前几年新修了两道边墙,现在还完好的很。基本上拦住了达贼南下之路,自此之后边墙之内就很少见到达贼了。

其次,这几年北虏内讧的厉害,贼酋满都鲁和几个太师杀来杀去,简直人头滚滚。所以不会有大动作倾力南下,最多就是零星散贼。

第三,达贼没有攻城能力,我尽可能在榆林城里活动,当然是高枕无忧了!”

牛头马面彼此对视一眼,只能叹服,读书人就是懂得多,难怪别人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方应物话音刚落,前面车夫突然高声大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