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官-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现在本书连带上本书都在寻求影视改编,可以说成功希望还是很大的,这也是每一个读者的愿望吧?

但我想仍然需要有所展示,让影视方看到本书的热度,只能拜托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了,我们来一起努力闯荡新世界试试看。

三、前年奋斗在新明朝冲击年度作品,但根底太差功亏一篑,这本书比奋斗在新明朝成绩好很多,应该还是有争取名次潜力的!

老夫聊发少年狂,有目标就有激情,年底年初工作闲下来了,如果更新不是问题,我想各种票也一定不是问题吧!

好吧,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现实问题,下一章预计今晚10点…11点。

第六百七十八章唱反调

方应物暗暗苦笑,昨天若是去见了汪芷,至少可以提前有所准备,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纯被动,连汪芷心中所思所想都不知道。

不过别人能猜想到的,方应物自然也能想到。对此只能无可奈何,他不知劝了多少次,让汪芷收敛一些,不要在这两年过于进取,没想到汪芷彻底当了耳旁风,还是忍耐不了司礼监太监的诱惑。

这女人,怎么就不听话呢?想到最后方应物只能轻轻叹口气,如果确实木已成舟,那就只能接受现实,到了宝座换人的时候,肯定还有操不完的心。

主持者的作用并不是决定什么,只是引导一下程序,既然汪芷已经就位,讲了几句开场白,廷推便开始了。

在这种时候,首先站出来推荐人选的必然是中层官员,比如科道官。而那些具备候选资格的大佬们是不可能出面的,推荐别人伤士气,毛遂自荐伤人品,干脆就一言不发了。

所以每当这时候,往往都是中层官员的舞台,当然中层官员背后往往又有大佬的影子。就连方应物本人,昨天不也刚从刘府出来么?

方才质疑过方应物入场资格的张大人,也就是兵科都给事中张善吉再次站了出来,沉声道:“在下以为,大宗伯周大人可为天官人选。”

大宗伯周大人指的就是礼部尚书周洪谟,众人心里品了一品,这确实是个很合适的人选。

六部之中也有逼格高下之分,礼部显然属于逼格比较高的。刑部工部直接进位吏部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礼部周尚书进位吏部就被视为正常现象。

而且周尚书也是老资格大员,侍郎尚书加起来也做了十几年。资历上足够。更何况周尚书人缘不错,轻易不得罪人。学术方面也颇有成就。综合起来看,周洪谟的分数很高,一时间很难找到能比上他的人选。

方应物瞥了一眼张善吉,此人这个提议,八成是万安的指使罢?周洪谟生性懦弱,几乎就是唯首辅马首是瞻,但同时又能让别人接受,应该就是万首辅心中的理想人选了。

方应物还想道,这万首辅也不傻。知道举荐派系色彩过于强烈的人选,八成要遭到围攻否定,还不如推举周洪谟这样的人。

方应物今天既然站在这里,那么就不是看热闹来的,他不但背负了刘棉花的指使,而且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

趁着众人忙着议论周洪谟,还没人出来讲话的时候,方应物清了清嗓门,出列与张善吉面对面。朗声道:“在下也有几句话要说。”

张善吉突然抢先问道:“如果在下所记不错,方大人方才说过,今日只是代替掌科刘大人到此随便看看?为何还要发言?”

方应物早有准备,淡定的答道:“在下还是代替刘大人说话。推举的人选是刘大人所属意的,然后由诸公议论,等散去后会全盘禀告给刘大人。”

众人闻言。险些集体发出嘘声,方应物这话实在太欲盖弥彰了。什么叫代替刘大人说话?分明就是借了个壳胡编。

方应物解释了自己得到合法授权的由来,然后开口道:“我们户科刘大人觉得。南京兵部的王老大人极为合适。”

这很明显指的就是已经担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王恕,方应物的便宜外祖父。众人心里琢磨了一下,居然发现王恕的资格也非常厉害,比周洪谟还要高出一线。

论级别,王恕一样是二品尚书,进位吏部天官的资格是够了;论资历,王恕是为官三四十年的老人了,从朝廷到州府,从巡抚到部院都做过,资深的不能再资深;

论名望,只需用一句顺口溜表示,“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此时房中诸公还真没有能压得住王恕的;

论声誉,王恕自然是好的不能再好,多少年来一直以公正无私天下闻名。综合各方面条件,王恕正合适当吏部天官,比起周洪谟强的多了。

可是众人心知肚明,王恕千好万好,但就一点不好,他是上了天子黑名单的人。他多年来始终被压制在外地,几乎把江浙地带转遍了,但还不能回京一步。

将著名刺头王恕呈报给天子为吏部候选,这不是挑起天子的怒火吗?不过这样事情向来是常见,遇到了就认倒霉。

方应物说完王恕,脸上似笑非笑,静静等待别人的反应,一切尽在掌握的感觉很好。

正在此时,低调沉默半晌的汪太监突然插话道:“如果未有异议,就将王恕上报给天子。”

你不要跳出来捣乱!方应物愕然的盯着汪芷,这汪太监是故意为之,还是又好心帮倒忙?

话说昨天汪芷来召唤方应物,纯属喜不自胜的需要向人显摆,同时还需要发泄兴奋。除了方应物,没人能承担这些功能。

不过汪芷却被方应物拒了,顿时满心欢喜被泼了一盆冷水,放在平常当然不算什么,但在昨天就很令汪太监不爽。

特别是方应物居然去了刘府,更让汪太监有一点儿被背叛的感觉。前一阵子方应物几乎要被刘府抛弃时,可是天天往自己这里跑,为的就是掌握刘府的动静

总而言之,眼下的汪太监看方应物很有点不顺眼,憋着气要报复一下,所以顺水推舟的插嘴,要把王恕作为人选奏报上去。

为什么说这样做是报复方应物?因为汪芷看得出来,方应物绝对不可能真心举荐自家便宜外祖父王恕。

汪芷的理由很简单,方应物对未来一两年内的官职毫无追求心。例子很多,比如劝她汪芷不要着急进司礼监;又比如方清之被贬谪后,方应物丝毫没有阻止的举动,默认自家父亲被发配边远,半点营救行动都没有。

就连方应物本人,对自己当前的官职完全不上心。这样的人依照他自己的逻辑,又怎么可能真心推荐自己外祖父上位?

故而汪太监准确把握住了一点,今天就是要与方应物的真实想法唱反调!方应物往东,她就偏要西,让方应物吃一点小小的教训。

ps:求年度作品票!

第六百七十九章难堪

此时方应物与汪芷下意识的对视一眼,双方眼神进行了无形的交锋。两人毕竟是深深彼此了解,顿时都懂了对方的心思。

不过不说,汪太监把握的很准确,方应物今天确实没有举荐王恕上位的意思。他之所以此时推出王恕,只是帮着便宜外祖父刷存在感而已。

方应物所着眼的并不是现在,而是为两年后提前做准备,有机会就把关于王恕的舆论造起来。那么等到天翻地覆之后,当今天子这个最大的障碍去除,王恕回归朝廷就是顺理成章了。

汪芷确定了方应物是虚晃一枪,而方应物这边也能判断出来,汪芷肯定是故意的,绝不是什么好心办坏事。

对此方应物只能长叹一声,圣人云,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果不其然!更何况是女子和小人的合体,千万不要弄假成真,真把王恕搬回来才好。这是两年后的牌面,不适合眼下打出来。

方应物不急有人急,先前荐举周洪谟的张善吉站在旁边,听到汪直居然打算将王恕当成廷推结果,忍不住发了急,便对汪直道:“汪太监何其急也!

按理应当是廷推出了公论,然后才可奏报天子。如今诸君还在议论,尚未有公论,若就此奏报未免有武断之嫌!”

方应物立刻跟上,貌似不甘于人后的说:“张大人所言极是!汪太监虽然苟同本官,但本官却不敢苟同汪太监!道之所在,不可不察也!”

本来还有人犯嘀咕。这汪太监怎么一来就支持方应物但听到方应物义正词严的责问汪太监,才把疑问消除了。

假撇清!汪芷又瞥了一眼方应物。不屑的轻哼一声,然后便继续冷眼旁观。没有别人出来说话。还是方应物和张善吉两人争论,一时间成了两人对台戏。

经过汪芷一打岔,张善吉便缓了过来,想好了应对措词,便对方应物道:“王老大人诚然为海内名臣,但久在南方偏于一隅,不熟天下总要,骤然入吏部秉持铨政,只怕会择人不得其法!”

方应物反驳道:“难道吏部也有非翰林不入的规矩么?再说治理天下难道只需诸公坐而论道。终究要靠地方官吏,王老大人熟悉地方事务,知道如何选择贤良官吏,出任天官恰得其所!”

张善吉再次喋喋不休的驳了方应物几句,但方应物却懒得和张善吉纠缠了。他突然转向礼部尚书周洪谟,直接问道:“张前辈推举周老大人,不知周老大人觉得自己如何?”

周洪谟愕然,但在众目睽睽之下还能说什么?只能谦逊道:“老夫何德何能可以为冢宰?”

好,要的就是这句话方应物便对张善吉道:“大宗伯自己都在此亲口谦辞。张大人勿复多言了罢?”

仙人板板!张善吉被方应物这诡辩小伎俩气得七窍生烟,谁被这样问话时不谦逊几句?

别说周洪谟,就是王恕如果被问到,一样也会谦逊的推辞!但问题是王恕远在南京。难道还能飞过去问王恕?

张善吉看出来了,众人也看出来了,方应物就是个捣乱的。张善吉便毫不客气的直接指责道:“方大人你今日前来。难道就是故意搅局不成?

众所周知,王老大人根本不可能入主吏部。天子必定不会恩准,到那时候还是吾辈为难。你却仍然死力推举王老大人。到底意欲何为?”

张善吉要坏了!旁边众人听到这里,心里齐齐惊呼。果然看到方应物上前一步,气势汹汹的对着张善吉喝道:“张善吉,本来我还敬你为前辈,但没想到你居然枉为坮垣科道官!

你方才说天子可能不恩准,就不要举荐?莫非国家大事,皆以揣摩圣意、谄媚君上为准则?我同为给事中,简直要因你蒙羞!”

张善吉脸色大变,瞬间惨白无人色,刚才他被方应物气疯了,所以才口不择言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但这些话却是不该公开说的,尤其是不能由以拾遗补缺、监察纠劾为己任的科道官公开说。

房中只剩下了窗户外的风声与方应物的冷笑声,站在人群里的张善吉无比难堪,直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见方应物明明没想让王恕来当吏部天官,但却还极力举荐王恕,并装腔作势的怒斥张善吉,汪芷忍不住暗骂一句“文人虚伪”。

又见半晌无人说话,汪芷作为主持者便插嘴道:“莫非诸君皆无主意?只有张大人和方大人肯举荐人才?”

房内诸公闻言齐齐无语,生了些许“莫非我大明药丸”的唏嘘。汪太监这样不专业的人,居然也要进司礼监了,当真是宫中无人才了么?连这点内涵都看不出来,怎么当司礼监太监?

对朝堂老油条而言,情况再明显不过了!这边张善吉背后显然有首辅万安的指使,张善吉的意思就是首辅万安的意志,万安需要找一个既听话又不招惹别人反感的人选。

再说另一边的方应物,他突然取代户科都给事中刘昂出现,要说与次辅刘吉没有关系,谁肯相信?如果没有强大权力介入,刘昂又怎会心甘情愿的让方应物取而代之?

当然大家心里明白就是,没有必要宣之于口,名利场中的台面底下功夫多了,不足为奇。此外诸公扪心自问,如果换成自己需要寻找代言人,而且手里又有方应物这样的神兵利刃时,谁能忍住不使用方应物的诱惑?

所以方应物与张善吉两人打对台,其实就是首辅与次辅的暗中角力。当前万首辅内宠深厚、如日中天,而刘次辅也刚刚大杀特杀、声威正盛,两边都是一般人惹不起的对象,还是躲着点为好,不要成为被碾碎的拦路石。

闲话不提,却说汪芷问完话,再看到诸公瞄向自己的眼神,顿时明白自己问了一句蠢话。

不是汪太监不够聪明,而是她骤然参与朝堂政治,正是志得意满、趾高气扬的时候,就像少年人谈恋爱一样会导致智商下降。为了刷存在感,又有方应物的刺激,故而没有多想便问出了口。

汪芷醒悟过来后,感到有点难堪,没想到第一次“从政”就在老油条们面前露了怯。

这都要怪方应物!她心里忍不住撒气想道:“你等着,我要做一件令你后悔终身的事情!”

ps:双倍月票快开始了!下一次更新就是0点!而且要爆更新求票!另外年度作品票每天都有免费票,求大家略微费心点,每天都来投一下,这是一个耐心活,还请诸君多多支持!

第六百八十章狐假虎威

屋内陷入了僵局,真正的僵局,除了方应物举荐王恕,没有第二种声音。诸公只能在心里骂道,张善吉这蠢货简直蠢的令人肝肠寸断

依照现在这情况,谁敢站出来否定王恕,谁就是“揣摩圣意、谄媚君上”。如果没人较这个真也就罢了,可是方应物就站在那里,背后还有次辅的影子,谁愿意去撞枪口?

至于为什么刘次辅派出的代言人要推举王恕,说不定是刘次辅拉拢清流之举。话说这段时间,刘次辅像是转了性子,拼命向着清流靠拢,甚至不惜放弃君恩,这次想把王恕搞回来也不足为奇。

那么话再说回来,是谁给了方应物这个道德制高点和话语权?就是张善吉这个蠢货,蠢货里的蠢货!

王恕不招天子待见肯定不能回京,这是潜规则,每个人心里都知道但不会说出来。这样大家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找点别的借口来否定王恕。比如拿方应物与王恕的关系做文章,指责方应物居心不公。

结果张善吉将潜规则放在明面上说了出来,于是潜规则成了显规则,一下子封死了所有否定王恕的意见。

此时此刻谁反对王恕,谁就是顺从显规则。后果也可以预料,一是得罪了方应物(刘次辅),二是损失名声公开向天子献媚,天子还不见得念好。怎么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