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民国生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民国生涯-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今的华夏虽然在

i本入的逼迫下暂时抛弃了前嫌共同抵御

i本侵略者,但是派系之间的争斗却无时无刻都存在这。自己这个小小的团长他们都不肯接纳,更何况那些各派系的大佬呢?

想到这里,苏瑞不禁有些佩服起那位现在武汉的蒋委员长起来,也难为他能将华夏这么多派系的军队联合在自己的麾下共同抵御

i本入,只是他的心胸还是不够宽广,在任入唯亲上做得也太明显了。

苏瑞骑着刚买来的一匹红sè的战马在一个班士兵的护送下回到了所在的驻地,刚到村子,苏瑞便让传令兵将所有连以上干部都召集到村子里最大的一间屋子里开会。

很快,七个连长和林时迁、李逸风、柏井然等入便来到了屋子里。待到入都到期后苏瑞将刚收到的电文交给了柏井然让他念了一遍。

众入听完后一片哗然,李逸风当场就站了起来痛斥道:“师座这是在过河拆桥!这才几天啊,就嫌我们碍眼了,憋着要赶我们呢!”

王德子也冷笑道:“李营长,你也不看看咱们是什么部队,咱们就是几支杂牌拼凑起来的大杂烩,入家三十六师可是堂堂正正的zhong

yang军,怎么可能荣得下咱们这些野路子出身的同僚呢。柏处长,您说是不是?”

柏井然也点头到:“那是肯定的,三十六师本来就是委员长的嫡系部队,里面的军官不是黄埔出身就是zhong

yang军校出来的入,怎么可能容得下一个突然冒出来的du

1i团和他们一起领zhong

yang军那丰厚的军饷呢。””

众入都七嘴八舌的议论纷纷起来,一个个都面露愤愤不平之sè。

待到众入渐渐静下来,苏瑞才说道:“好了,大家也不必气。俗话说得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咱们能脱离三十六师也未必不是好事,虽然没有了zhong

yang军那份粮饷,但咱们还差那点钱么?况且有了一个旅的编制,咱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了。这年头,干好万好都不如枪杆子好!”

“嗯!对,还是苏长官说的有道理!”

众入纷纷点头,经过苏瑞这么一提点,众入这才想到部队扩充为旅之后那多出来的团长、营长的位子,一个个两眼开始亮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九十六章墙角是怎样挖倒的

众人的神色苏瑞也一一看在眼里,看着因为要升官都喜形于色的众人,苏瑞并没有任何的鄙夷或看不起的意思。

毕竟华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升官发财光宗耀祖的思想已经深深的烙在了人们的骨子里,这也是所有不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商贾官绅,都信奉的铁律。

苏瑞并不打算去纠正这个观念,毕竟当他收到自己晋升为旅长的电文时,他内心的第一个反映除了欣喜还是欣喜。

等众人的欣喜劲过去后,苏瑞才继续说道:“好了,大家也别高兴得太早,现在咱们这个旅只不过是空架子,空有一个旅的编制,但是才不过几百个人,因此咱们现在首要做的就是尽快的扩充咱们的队伍,把两个乙种团的编制落到实处。”

说到这里,苏瑞就忍不住暗骂了一声老蒋小气,电报里虽然把自己的独立团扩编为一个独立旅,但是对于人员、武器装备和军饷却只字不提,摆明了要自己自力更生。

前些日子的报纸都把自己和独立团几乎吹上了天,可这两天却像是集体约好了似地沉默了下来,自己的独立团也仿佛从大众的视线了消失一般再也看不到了一丝的踪影。

这种强烈的落差让苏瑞很是有些不适应,不过这也让苏瑞看清了很多东西。为什么蒋委员长能这样毫无忌惮的将自己当成抹布用完就扔,为什么宋希濂丝毫不念及自己的救命之恩将自己送走,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根子不够硬,拳头还不够大啊。

想到这里,苏瑞心中的怨念就更大了。他问一旁的柏井然道:“老柏,俺照军政部给咱们的番号,咱们三百旅满员后能有多少人?”

柏井然想了想说道:“因为军政部给咱们的番号只是一个乙种旅的番号,按规定咱们只有两个乙种团,每个团一千六人左右,加上警卫连、炮连等编制,咱们满员的编制应该有四千余人左右。”

“四千人吗?”苏瑞冷笑道:“既然他们不仁就别怪老子不义了,林时迁、李逸风!”

“到!”

听到苏瑞叫到了自己的名字,林时迁和李逸风赶紧站了起来大声回答。

'·81'

“坐下!”苏瑞压了压双手,示意两人坐下来。

待两人坐下后苏瑞才说道:“你们现在立刻就到各部队和医院里去挖人,只要是有战斗经验的军官和老兵都给我挖过来。告诉他们一个老兵过来我给十块大洋,少尉过来我给他三十块大洋安家费,一个中尉我给他五十块大洋,一个上尉我给他八十块大洋,少校一百二,中校我给三百!要是能把那些有经验的士官班长也挖过来也行,对于把人拉来的人我另有奖励!”苏瑞此刻的话里充满了一股铜臭的味道。

“嘶……”

众人听到这里都倒吸了口凉气,旅座这下是要大出血了。自打发电机买回来后,苏瑞拿着充足了电的笔记本电脑兑现了十几车的药品,里面包括了磺胺、止血棉、绷带、酒精、碘酒、急救包、吗啡等许许多多的药品大发横财。

刚从南京撤退出来,各部队的伤员多不胜数,但是在这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许多伤员只能无奈的死去,这其中也包括许多军官。三十六师独立团能搞到西药的名声传出去后,来独立团找苏瑞讨要药品的军官简直要踏破了独立团的门槛。

但是这个时候的苏瑞和周围的人一个个都化身成了葛朗台,要药品可以,拿大洋和粮食来换。什么?没有?不好意思,还请您从哪来回哪去。无论是谁来找,苏瑞都遵循着这一原则。

也有人骂过苏瑞说他冷血,但是苏瑞却毫不动摇的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冷血?真是笑话,前几天他的独立团快断顿了,连伤员都快饿肚子的时候谁来可怜过他们,现在才说这话不嫌太迟了么?

经过了四五日的忙碌,苏瑞他们终于收获了十多吨的粮食和十多万块大洋,总算是解了独立团的燃眉之急。可现在听苏瑞意思吗,他这是要下血本挖墙脚了。

听到这里,林时迁笑嘻嘻的问道:“旅座,要是俺挖来一个上校呢,你拿什么赏俺?”

苏瑞听后眼睛一瞪,“那老子把旅长这个位子赏给你好不好?”

林时迁伸了伸舌头就不说话了。

对于苏瑞开出了这么大的价钱挖人,众人虽然有些心疼钱,但对此也能理解。毕竟他们这个独立团几乎都被打残了,部队里的班长排长几乎死了一大半,七个连长也死了三个,连王大山也殉国了。

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体现在基层士兵和基层军官的身上。如果没有富有经验的班排连长带队,部队的战斗力那是得不到保障的。

这时,柏井然问道:“旅座,今天您不在的时候又有一些人来找您,想跟您要买一些药品和步枪,他们说可以用法币来买,不知道可不可以?”

苏瑞摇了摇头坚决的说道:“不行,你告诉他们,我们只收大洋不收法币,这是原则,不能改变!我可不想看到辛苦收来的法币变成一堆连擦腚都嫌硬的废纸。”

读过历史的苏瑞对民国时期法币贬值速度之快那是早有耳闻。

发行于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四日的法币是中央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后增加华夏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当时的国民政府禁止白银流通,发行国家信用法定货币,取代银本位的银圆。

在发行之初,规定法币汇价为1元等于英镑1先令2。5便士,由中央、华夏、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是一种金汇兑本位制。

发行的最初法币还是很有购买力的,一九三七年抗战前夕,法币发行总额不过十四亿余元,但是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为了筹集军费,不惜采取了饮鸩止渴的办法,毫无节制的发行法币,最后导致了崩盘。

苏瑞还清楚的记得看过这么一组数据:一九三六年九月外汇牌价:

1美金=3000元法币;

半年后即一九三七年二月牌价:1美金=1万元法币;

再过三个月即一九三七年五月四日牌价:1美金=3万元法币。

根据《大众晚报》1947年7月30日的资料,

在不同的年代100元法币能够买到:

1937年两头大牛,

1938年一头大牛一头小牛,

1939年一头大牛,1940年一头小牛,

1941年一头猪,1942年一条火腿,

1943年一只母鸡,1944年半只母鸡,

1945年一条鱼,

1946年一个蛋,

1947年一只煤球或三分之一根油条,

1948年4粒大米。

试问法币的贬值如此之快,早就有心里阴影的苏瑞又怎么敢胡乱收取法币呢。正是有了这些记忆,这些日子以来苏瑞才会这么固执的只收大洋不收法币,即便是偶尔收了一些也会很快就花出去,从来不在手里放着。

看到苏瑞这么固执的,众人也没有办法,谁让人家是旅座呢,而且现在整个三百旅数百人的吃喝拉撒全都是苏瑞一个人撑着,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说苏瑞在这支部队里是一手遮天的土皇帝也不为过。

会议结束后,包括柏井然在内的三百旅所有的军官们全都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有的跑到别的部队借着叙旧的名义联络感情,有的跑到医院去探望那些受伤的士兵和军官,更有的则是跑到洪峰镇上赤luo裸的开出了价码拉人,赖皮的嘴脸那是展露无遗,弄得整个镇子和周围的驻军那是鸡飞狗跳。

…………

“兄弟,来我们三百旅吧!你瞅瞅,来了咱们三百旅无论是毛瑟原装步枪还是美国的伽兰德步枪亦或是德国的冲锋枪枪随你挑。你看到哥哥这身军装了吧?帅不帅,想穿吗?来了咱们三百旅咱们旅座给你一年发三套还不带重样的……”

“哥几个,兄弟我绝不会坑你,跟着兄弟我到三百旅绝对没错。你们现在虽然只是个士官,但咱们旅座说了,像你们这样的去了就能升做少尉,让你们当排长。每个月二十块白花花的大洋,哥几个,只要你们干上一年,攒下的身家就可以回家娶媳妇了,你们还犹豫什么?”

有句格言说得好,谎话重复一千遍,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

好吧,更何况这还不是谎话呢。

在白花花的大洋、丰厚的军饷和崭新的武器的吸引下,不断的有军官和士兵被挖到了三百旅。

从十二月二十六日开始,截至至一就三八年元旦六天,苏瑞和手下的军官们如同勤劳的小蜜蜂一般奔波在各处的野战医院、部队驻地和镇子上。经过六天的努力,三百旅奇迹般的挖到了包括三名跟原部队失散的少校、六名上尉、三十多名少尉以及一千伍百多名老兵在内的人才。

这也让洪峰镇附近的驻军几乎叫苦连天,把状都告到了胡宗南和宋希濂那里……

(未完待续)

第九十七章礼送出境

“长官,您来管管那些三百旅的人吧,这些日子他们简直就跟疯了一般四处在医院和咱们的驻地里乱窜,见人就挖,摆明了不把咱们放在眼里。要是再让他们这样胡搞下去,队伍就没法带了!”

十七军团的军团部里,坐着胡宗南、宋希濂和一众将级军官,就连历史上原本在江边自杀殉国的南京市市长萧山令中将也在其中。

一名上校团长正站在胡宗南的身前怒斥这苏瑞和他的三百旅,眼中流露出了一丝丝的怒意。

胡宗南皱着眉头,转头对一旁的宋希濂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被那苏瑞和他的三百旅的人马给骚扰了?”

宋希濂嘴角露出了一丝苦涩,轻轻的点了点头:“是的长官,这些日子苏瑞和他的手下不知发了什么疯,到处都在挖人,医院里正在养伤的伤员就不说了,咱们部队里许多原本应该从医院伤愈归队的军官和士兵都跑到三百旅去了。他们甚至还托关系四处和底下的军官们联络,将他们都挖到三百旅去。为此他不惜开出了两倍于咱们的军饷。

更让人恼火的是他们连咱们军营也不放过,专门派人守在军营门口,只要咱们的军官一出去就被他们拉去喝酒吃饭,然后就直接挖人,我们三十六师已经有十多名尉级军官被拉拢到他们那边去了。”

胡宗南的脸渐渐沉了下来,这个苏瑞为了挖角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连升职加薪这种烂大街的招数都使用来了。不过胡宗南也不得不承认,虽然糖弹攻势这种招数国人已经用烂了大街,但却依旧异常的好使。

而且更糟糕的是他还不能说什么,国民政府对于军队里那些低级军官的相互流动是监管得比较宽的。君不见即便是唐生智这个上将,在捅了这么一个天大的篓子之后一句俺不干了就能跑回湖南老家养老,蒋委员长硬是不能把他怎么样,由此可见走了几名军官对于国军而言还真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他们还不能为此而太过责备苏瑞,因为这种事对于国军来说实在是太常见了,谁都干过,他们的大老板蒋委员长就是其中的翘楚。当年的中原大战时,蒋委员长一手挥舞这钞票一手拿着官帽硬是把西北军、晋军和桂系联合起来的八十万反蒋联军弄得支离破碎,最后不得不灰溜溜的回到了自己的老窝。

所以现在当苏瑞也挥舞着大洋和崭新的伽兰德步枪来挖角时,所有人的都是有苦说不出来,就连宋希濂在名面上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是集体跑到胡宗南这里来诉苦了。

胡宗南的脸色很不好看,他想了想闷闷的说道:“这个苏瑞,蒋委员长不是让他们到新析县移防了么,怎么还赖在这里不走!”

“那个苏瑞说他没有收到上峰下拨的一块钱的军饷和粮食,所以他才坚持不走的。”

一听到手下的人这么说,胡宗南“哼”了一声就不吭声了。三百旅的编制虽然是给了苏瑞,但说实话军饷、器械、兵员什么的毛都没见一根,也怨不得苏瑞会发飙。

倒是一旁的萧山令出了个主意,“你们既不想让苏瑞在这里祸害你们手下的人马,又不舍得拨发给他军饷粮食,世上哪有这么好的事。依我看,大伙还是赶紧凑一笔钱让他去新析县驻防吧!”

说实话,萧山令对苏瑞还是颇有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