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流民没有什么远大目标,也不可能有什么战略的目光,自然没有想过建立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没有属于自己的大后方,就缺乏基本的补给,所以大顺军从老闯王高迎祥开始,执行的就是移动劫掠政策,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流寇。

李自成的大顺军能够打败朝廷官军,逼得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煤山,却无法抵挡满清鞑子入侵,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没有牢固的后方基地。

没有建立后方基地,就没有管理百姓的经验,更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当然也不明白满清鞑子和朝廷官军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

毫无疑问,大明朝廷虽然**透顶,但对自己的百姓不会赶尽杀绝,因为那些刁民毕竟都是自己的子民。

可满清鞑子就不一样了,那完全是一群没有完成进化的异族豺狼,杀人屠城都是家常便饭。

大顺帝李自成虽然侥幸夺取京师,但是他并没有作好治理国家的准备,也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

由于片面理解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内函,大顺军对普通百姓放任自流,一律免租免税;却对官宦和地主苛求太甚,于是积愤如山,人心离散。

加上大顺军所过之处摧毁了全部地方政权,民间缺乏最基本的组织和约束,完全是一盘散沙。 由此组建起来的军队自然是泥沙俱下,莨莠不齐。

满清鞑子入关以后通过剃头分类,通过杀戳立威,给人们展现了什么才叫血腥和恐怖。

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投降大顺军的官宦之流,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保命,根本谈不上真正拥护大顺军,就更别说什么共同目标和追求。

突然遇到满清鞑子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恐惧心理被无限放大,几乎达到了“闻鞑子而胆裂”的程度。

只一瞬间,“为活命而投降”,就成为河南、河北最具破坏力的“瘟疫”,于是兵败如山倒,再也没有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人物。

随州这么一个要害之处,李自成却没有放在心上。 去年北进中原的时候,仅仅留下参将宗泽带领六百人守城。

孔有德占领襄阳城之后,根本没有丝毫犹豫,就立即命令沈志祥率领东路军向随州出动,線国安率领西路军向西进攻南樟县。

随着宗泽开门投降,随州城陷落,孔有德东路军先锋沈永忠带领两千人占领了城池,降将宗泽被斩首。

因为自己兵少,沈永忠虽然食言杀了宗泽,但还是担心城内百姓中有心怀不轨道者闹事,所以不敢在城内驻兵。而是在城北扎下大营,等候父亲沈志洋带领大部队到来。

凡事有利用弊,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沈永忠在城外扎营,说明他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谨慎的人办事小心,却不一定能办好事。

沈永忠认为自己足够小心,殊不知已经留下了一个致命的漏洞。

赤格带领射声营从孝昌县出来之后就不见踪影,婉莹的女兵营四千八百人却成为引人注目的一支部队。

女兵营之所以引人注目,就是因为她们一路上大张旗帜,向随州城进军的同时,还对所过之处的村镇进行彻底整顿。

凡是有人命案在身的全给杀了,然后重新登记户籍,让老百姓推举贤能之士担任地方官。

这样一来自然是动静很大,进军速度却很慢。

放着随州的大敌于不顾,却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浪费太多时间,女兵营完全是舍本逐末的作法。。

沈永忠认为从孝昌县过来的“健妇营”鼠目寸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以在内心深处没有把婉莹的女兵营当回事。

这不能怪沈永忠,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这世上还有另外的女兵营,以为从孝昌县出来的这支全部由年轻女子组成的部队,就是李自成老婆高夫人手下的健妇营。

沈永忠对李自成的主力部队都没放在眼里,更何况扬言夺取随州城的人全部都是女流之辈。

在随州城北三里扎下大营的第二天晚上,沈永忠接到的消息是:“健妇营”距离随州城东门还有一百二十里,按照她们的进军速度,估计还需要三天时间才能赶到。

虽然不在意,但是健妇营的女兵都不怕死,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多次遇险都誓死不降,适当的提防是必要的,因为沈永忠本来就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所以需要召开一次作战会议。

沈永忠召集手下将领研究应敌之策,没想到大家一听过来的是“健妇营”女兵,顿时兴高采烈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部队打头阵,而且争得不可开交。

原来,满清鞑子搜罗的汉军八旗,仍然延续了原有的管理模式:在战场上抢来的女人和牲口,绝大部分都奖励给参战立功将士。

现在一下子过来了五千女兵,对于满清鞑子来说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背祖忘宗的汉军八旗走狗自然也是如此看法。

五千娘儿们自己送上门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发财机会。再说了,战场上谁抢到就是谁的,不争都不行,争慢了更不行。

沈永忠作为先锋主将,头脑稍微冷静一些:“诸位,我们东路大军的主力因为携带了大量辎重,所以行军速度慢一些,明天下午才能赶到随州城。在此期间,我们需要保证随州城不失。”

“闯贼健妇营女兵,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她们是闯贼老婆高夫人的嫡系亲兵,一个个都悍不畏死。虽然都是娘儿们,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阴沟翻船,你们这些大老爷们儿就别活着了。”

制止了部下的吵闹,沈永忠决定把城北大营一分为二,一千二百人移动到随州城东门外,防备“健妇营”突袭抢城,城北大营仅仅留下八百人看管六百俘虏虚张声势。

因为担心北城内的百姓看出破绽,沈永忠决定连夜移营。

三更天左右,沈永忠带领一千二百骑悄悄向城东移动,自以为一切都人不知鬼不觉。

嘣嘣嘣——嗖嗖嗖——

万籁俱寂的夜晚,谁也没有想到大军刚刚出发,弓弦弹动的声音、箭矢划破虚空的声音就交织在一起扑面而来。

黑暗之中突然出现铺天盖地的箭矢,居然全部都是强弓硬弩。而且射术精准,仅仅第一波打击,就把沈永忠的前锋四百多人射下马背。

沈永忠年纪不大,但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小将,算得上是临危不乱。

而且他胆子不小,竟然跳上马背站起身来大喝一声:“不要惊慌,这是敌人偷营。立即灭掉所有火把,就地结阵反击!”

咻、咻、咻——

就在所有火把熄灭之前的一瞬间,三声凄厉的啸叫声响彻夜空。

“不好,竟然是六石弓!”

这是沈永忠额头、咽喉、胸口同时中箭摔下马背,大脑中留在人间的最后意识。

0591、双方的较量

连环三箭射死沈永忠的不也是别人,正是射声营副统领萨胡尔。

暗中袭击沈永忠部队的,正是萨胡尔率领的射声营里面两千四百破甲兵。

赤格率领射声营离开孝昌县以后,并没有向西北方向的随州直线前进。

而是利用自己老婆叶赫那拉婉莹率领的女兵营,一路上招摇过市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射声营四千八百人向西进入大洪山绕了一个大圈子,突然出现在随州城西面十里的山沟里面。

仅仅晚了一天时间,随州城守将宗泽就不战而降,抄敌后路里应外合的计划彻底落空,让赤格有些措手不及。

既然随州城已经丢了,沈永忠的先头部队两千人已经不是赤格的目标,重新占领随州城也不是他的目标。

沈永忠的父亲沈志祥所部一万多人,这是孔有德东路军的主力,才是赤格关注的对象。

要想对付敌人的一万多主力部队,这就需要一些谋划,赤格和萨胡尔决定按照老套路分工合作。

射声营从组建开始,就按照熊储的要求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游射兵和破甲兵。

赤格率领游射兵,主要目的是重点打击敌人的将领。萨胡尔率领破甲兵,主要任务是对抗敌人的重甲骑兵。

萨胡尔率领两千四百破甲兵放弃战马悄悄摸上来,本来是准备偷袭敌营制造混乱,主要目的是想偷走沈永忠的两千多匹战马。

中原地区战马紧缺,熊家军的部队大幅扩充,战马成为最急需的战略物资。

沈永忠连夜移营,这也是大出意外。

萨胡尔跟随熊储转战多年,实战经验无比丰富。敌人突然移营,当然会有不小的混乱,而且警惕性非常低。

眼前的战机转瞬即逝,当然不能放过。萨胡尔随机应变,三轮弓箭近距离突袭,给了沈永忠当头一棒。

虽然自己的战马不在身边,但是敌人已经被吓破了胆。加上现在是三更天,就算敌人还有一些骑兵没有惊慌失措,也无法对四周密林进行反击。

既然战斗已经开始,混乱已经造成,萨胡尔和他的破甲兵反而不着急,开始有条不紊地点杀敌人。

刚开始时候的双方的兵力是二比一,敌我态势是有心算无心。

第一轮突然袭击干掉了敌人四百多人,实际兵力已经变成了三比一,萨胡尔及时调整了战术,对自己的兵力也进行了再分配。。

“敌人不足一千,已经没有什么威胁。尽量做到杀人存马,不要随便放箭。”

一半人悄然而去,萨胡尔口中对剩下的人下达了最后命令,然后把身体紧贴在一根大树干上慢条斯理对外放箭。

孔有德所部叛逆并不是乌合之众,而是凶残至极的汉奸走狗。

移营出来的一千二百人,虽然主将已经被杀,而且一个照面就损失了四百多人,但是残存的七、八百人乱而不溃,还在想办法扳回劣势。

这些残兵之所以胆敢如此,就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的对手是大顺军的残部。

无论是满清鞑子,还是孔有德这伙叛逆,对于大明或者大顺军队,具有足够的心理优势。

精湛的骑射功夫,是打垮大明或者大顺军队的制胜法宝。

残存的七八百人发现偷袭自己的人没有战马,心理上就已经占了上风,总以为能够凭借自己的骑射功夫把不利局面扳回来。

“报告将军:敌人的城北大营已经被包围,里面只有不到一千人,绝对不可能走脱一个。”

传令兵传来的消息让萨胡尔精神大振:“现在这伙敌人做困兽之斗,我们没有必要和他们顶牛徒增伤亡。围起来等待天明就行了,不要急于解决战斗。”

萨胡尔的两千四百破甲兵一分为二,把敌人包围在城北、城东北两个地方,然后开始“磨洋工”,当然有深层次的用意。

骑兵,只有在大白天,而且在平原上才会发挥作用。

虽然敌人都是骑兵,但是射声营更是骑兵,而且还是最精锐的藤甲骑兵。

藤甲的优点就是轻便,能够让战马的负重降到最低,从而增加战斗力。

射声营都是甲等焉耆马,这还是当年熊开山抢回来,熊家军自己繁殖的战马。

焉耆马不仅能够负重长途奔驰,而且能够跨江渡河,这是蒙古马无法比拟的。

敌人的骑兵被暗算胖揍一顿损失惨重,却有力无处使,因为偷袭者躲在暗处放冷箭。

三更天的时候四周漆黑一团,即便想反击也不行。不知道偷袭者来了多少人,分布规律也没有搞清楚,当然没有反击目标,只能干着急。

萨胡尔现在人生地不熟,而且已经占据绝对上风,当然不能自己作死发起混战。

等待天明,让一切暴露在阳光之下,然后才能发挥自己的战斗力,这是敌我双方的一致想法。

萨胡尔攻得不急,敌人终于慢慢稳住阵脚进行防御。在一个古怪的地方,敌我双方竟然形成了一种很古怪的默契。

这边达成了默契,另外一边去没有这么默契,那就是赤格率领的两千四百游射兵。

沈志祥的一万多主力部队,今天晚上就在随州城西面一百二十里的双河镇、洪山镇宿营,斥候兵早就把这个消息向赤格报告了。

洪山镇和随州城之间有一座叫做奎子山的大山,奎子山的东面才是“随枣走廊”平原。

沈志祥在洪山镇宿营,其实就是在为第二天翻越奎子山作准备。。

敌人做准备,赤格也需要做准备。

占领雷公寨,就是赤格和萨胡尔分兵以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雷公寨原本是奎子山上的一座土匪山寨,李自成横扫湖广江北之后,雷公寨是随州西面的哨卡。

随州城守将宗泽投降以后,现在的雷公寨变成了沈永忠的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是用来报警的,赤格当然不能视而不见。

萨胡尔出发偷袭敌人的时候,赤格也派出三百人连夜摸上奎子山包围了雷公寨。

这三百人的任务很明确:趁夜在暗中秘密包围烽火台,敌人什么时候燃起烽火,就什么时候全歼雷公寨里面的六十人,不使一人漏网。

烽火台,白天放烟,夜晚举火。

接近四更天的时候,随州城北大营燃起熊熊大火,把整个东面的天空映得一片通红,雷公寨居高临下看的清清楚楚。

不到半个时辰,雷公寨所在的山头上也燃起了冲天大火,西面的洪山镇自然看得清楚明白。

“冯江军,现在随州城遭遇敌人攻击,需要我们紧急增援。你是此处的地头蛇,对随枣地区最熟悉。希望你立即拔营出发,务必杀退敌人,确保我们的先头部队不出问题。”

接近五更天的时候突然出现烽火,说明敌人是夜袭随州大营,这当然让人紧张,而且有一个人更紧张。

这个人就是孔有德东路大军的主将沈志祥,被萨胡尔三箭射死的沈永忠的父亲。。

行军打仗,最糟糕的莫过于深更半夜派兵增援别人。

黑暗之中的增援路上究竟会出现什么状况,这个谁也不敢打包票。

现在要连夜翻过大洪山增援随州城,老奸巨猾的沈志祥当然明白其中的厉害。

可是随州城那边是自己的宝贝儿子,不增援是不行的。而且要立即增援,现在就出发。

沈志祥口中的“冯江军”,大名叫做冯养珠。

冯养珠是李自成北上夺取中原之前,留在襄阳城的守将。

孔有德的大军追击郝摇旗南下,冯养珠紧闭城门不让郝摇旗进城,然后带着他的五千人不战而降。

经过简单整编以后,冯养珠的部队还剩三千六百人,作为一支编外部队补充进入沈志祥的东路大军。

冯养珠所部随队家眷一千四百多人留在孔有德的大营里面,一起驻扎在襄阳城,据说是为了安全,也是为了部队灵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