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刈匝胺衬漳兀俊

“你错了!”黄妍莹恼怒的看着熊储:“建文帝留下了后人,而且一直就存在!虽然朝廷派出锦衣卫和东厂几乎杀掉了所有和建文帝有关的人,但是并没有杀绝。我们劳心费力,就是一直在寻找和保护建文帝的后人。”

“你对我使什么劲?”熊储摸了摸后脑勺:“我祝你们成功还不行吗?可是,这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了!”黄妍莹冷笑一声:“因为我们在规定的时间,都要集中起来拜祭建文帝,所以我们都看过建文帝的画像。你,锁喉剑八郎,竟让长得和建文帝一模一样!”

今天的黄妍莹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脸色一会儿一变。

说到这里,黄妍莹突然又是一笑:“可惜你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如果你真的姓熊,而且叫熊储的话,那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熊储听得瞠目结舌,心中猛然想起来,上一次见到上清仙姑的时候,老人家就直接了当地说过自己应该叫熊储,逍遥子应该叫熊杰。而且让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告诉黄妍莹和方千寻自己的真实姓名。

实际上,自己的确就叫熊储,养父母临死之前的说法应该不会错。

那么,今天究竟是不是上清仙姑所说的适当的时候呢,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一切告诉这位喜欢变脸的大师妹?

按照上清仙姑的说法,要证明自己叫熊储,还必须找到那半枚玉佩,然后才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就在神游天外的时候,熊储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熊储低声问道:“听你的意思,建文帝的后人并不姓朱,而是姓熊了?”

“你真是一个猪脑子!”黄妍莹突然伸出右手食指,使劲戳了一下熊储的额头:“朝廷四处追查建文帝的血脉,不斩尽杀绝不会罢手。如果一个人姓朱,而且还和建文帝长得一模一样的话,他能活着吗?”

“实话告诉你,建文帝没有改名,但是他的第二代子孙被追杀的时候,就决定改名了。而且确定的姓氏,就是姓熊。同时留下祖训,不管是第几代的男子,名字都叫储。知道什么意思吗?”

“不知道。”熊储很干脆地摇摇头:“我从小就是一个孤儿,是养父母把我养大的。后来又卖给别人当奴隶。逍遥子杀了王员外之后把我带出来,然后就让我练习一剑刺向太阳,从来就没有人教我读过书。”

黄妍莹仰起头看着熊储说道:“有两个原因,建文帝的后人才姓熊。你现在已经是我们上清派第十二代的大师兄,我这次过来就是要好好和你说说有些事情。不然的话,你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0066、姓名的由来

一个人的姓氏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一个姓氏。

黄妍莹一开口解释,熊储心里就已经肯定了,自己的名字绝对属于巨大的秘密。

熊,这个姓非同一般。但要说起来,那话就长了。

洪武二十五年(一三九二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的懿文太子朱标突然暴病身亡。朱标英年早逝,太祖朱元璋非常痛心,于是立朱标第二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朱允炆性格仁厚,曾奉太祖皇帝之命,参照历朝刑法,改定洪武律畸重者七十三条,天下皆颂其德。

太祖皇帝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召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修订典章制度,诏行宽政,实行惠民政策:

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扶养。

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以体察民情。

采纳齐泰、黄子澄建议,实行削藩,并下令亲王不得节制文武将吏,更定内外大小官制。消除各自为政的弊端,以加强中央集权,统筹民生。

先后削废周、齐、湘、代、岷五个藩王,又陈兵河北,准备削减燕王朱棣的庞大势力。

建文元年(一三九九年),占据整个黄河以北的燕王朱棣,以“诛杀齐泰、黄子澄清君侧,靖国难”为名举兵反叛。建文四年,燕军渡江,攻陷京师(今南京),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帝朱允炆兵败之后火焚后宫,其实是司礼太监奉命干的,主要目的就是不要让后宫妃子成为敌人的俘虏。。

在此之前三天,建文帝朱允炆已经离开了京城。首先到了钱塘东明寺暂避风头,随后化名詹碧云,隐踪在江西饶州(上饶)玉山上清宫。

燕王朱棣当了皇帝后,推己及人,对建文帝朱允炆**而死的传说,产生了怀疑。

恰在此时,有人告诉朱棣那具烧焦的尸体,根本不是建文帝朱允炆,而是马皇后的,建文帝朱允炆削发为僧外逃了。

朱棣把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目的就是逼他供出建文帝朱允炆下落。

与此同时,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一十六年,后来又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搜寻建文帝朱允炆下落。

除此之外,已经被废止的锦衣卫被燕王朱棣重新启用,而且不局限于宫廷之中,主要精力全部放在江南一带。

燕王朱棣的一番谋划还是有效果的,十七年以后,终于被锦衣卫抓住线索跟踪追击,建文帝朱允炆的二儿子一家三十余口被杀绝。

改名换姓,这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就姓熊,这是不用迟疑的,因为江西饶州的大姓就姓熊,掩人耳目足够了。

黄妍莹盯着熊储说道:“有熊氏,黄帝后裔,正宗帝脉传承。姓熊,表示不会忘记自己的高贵出身,还有恢复炎黄盛世的雄心壮志。”

“储,就是储君的意思。有熊氏一族的储君,就肩负着扫清叛逆,匡扶天下,拯救百姓的责任和义务。”

“熊储出生的时候,他身上的责任和义务就同时降临了。可惜他一出生,就意味着灾难伴随而来。”

“改名了,并不意味着能够抹去过去的一切线索。结果锦衣卫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了隐藏在饶州熊家坝的建文帝一脉。”

“少年熊杰,作为熊家坝出类拔萃的新一代弟子,一手快剑有模有样。锦衣卫杀进熊家坝的一瞬间,他奉命带着少主熊储逃亡。”

“熊家坝剩下的一百九十余人,和锦衣卫发生了最后的决战,目的就是给熊杰争取时间。熊家坝不存在了,但是建文帝一脉还在。我坚信,熊储一定还活着!”

黄妍莹的讲述,比逍遥子临死之前断断续续的说法,更加惊心动魄。

熊储明白了自己这个名字的来历,心中也不平静。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有可能就是帝胄血脉,而且还是朝廷追杀两百年的建文帝后裔。

俗话说:时过境迁。

熊储没有想到,两百多年时间的无情岁月,仍然没有磨灭那些孤臣孽子心中的信念。

他们竟然还牢记着拥戴建文帝一脉的祖训传承,希望找到少主,然后站出来号召天下,匡扶宇内。

不管事情对错,这都是一种精神。

面对这一群有着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的人,而且能够一代一代传下来,自始至终矢志不移,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嘲笑他们。

熊储打心眼里敬佩黄妍莹和方千寻,她们小小年纪,却肩负着常人难以承担的重任,而且随时都有身败名裂的危险。

“你们真的很好!真的很好!”

熊储找不到什么词汇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敬佩之情。

“我们真的很好吗?”黄妍莹眼中的火花一闪即逝:“难道比武藤兰还要好?”

“不知道。”摇摇头,熊储也有些茫然,根本不明白自己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但是从我内心来说,你们比武藤兰要好,比所有的人都要好。”

“那就行了!”黄妍莹的脸上仿佛要笑出花来,干脆一把抓住熊储的左臂:“我们回去吧,我现在真的开始喜欢武藤兰那个小丫头了,现在就回去好好和她说说话!”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虽然现在还是大雪封山,但是大家都是很忙的人,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当然,要走的人不包括黄妍莹和方千寻。

黄妍莹果然说到做到,仅仅半天时间,就把武藤兰变成了自己一个地地道道的闺蜜。没事儿的时候,两个人就在一起嘀嘀咕咕,谁也不知道她俩究竟说了些啥。

十一岁的熊月娥、十岁的熊翠云,因为年龄的关系,被熊储救出来以后,得到了大家的呵护,对于武家坡惨案慢慢就开始淡忘。

方千寻也不过十三四岁年纪,正是无法无天的大好岁月。找到了熊月娥和熊翠云这两个玩伴之后,竟然把自己的穿云剑法传授下去。

这一下恩威并用,熊月娥和熊翠云直接被招安,变成了方千寻的嫡系部队。

方千寻有了自己的班底,霍连山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

作为两个刚刚练剑的小丫头的陪练,虽然两个小丫头手里不过是两根短竹棍,但是打在身上,尤其是不小心抽在头上,没有人愿意诉说其中的苦楚。

只能挨打不能还手,这种日子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不是人过的日子。

霍连山也不愿意诉说自己的苦楚。

其实也不是不愿意,而是没有可以诉说的对象。

本来以前还可以向公子熊储哭诉一番,然后得到两句不疼不痒的安慰。

但是现在不行了,问月山庄除了武大娘和霍连山以外,就剩下黄妍莹、方千寻、武藤兰、熊月娥和熊翠云五个姑娘。

至于公子熊储,已经在三天前离开了问月山庄不知所踪。

0067、神秘的香车

一辆马车,马蹄清脆,车声辚辚。

一辆画毂雕鞍,锦帘低垂,四角悬挂大红灯笼,两匹白马驾辕的描金马车。

熊储来到彭婆镇的第六天下午,终于看见了传说中的油壁香车。

油壁香车,是彭婆镇最近半年最为神秘的大事件。

油壁香车每天下午准时出现,然后穿镇而过。

从来没有停顿过,也从来没有人知道里面坐的是什么人。

油壁香车的神秘,并不是它穿镇而过。

油壁香车的神秘,在于人们都看见它每天下午准时从南面而来,向北面而去,但是没有人看见它回来过。

彭婆镇,是进入龙门石窟的第一站。

烧香的,拜佛的,朝圣的信男善女,都会在这里沐浴更衣,然后满心虔诚的向山里进发。

呼朋唤友,挥扇潇洒,把酒吟诗,泼墨挥毫,大发骚情的文人骚客,都会在这里狂呼酣饮一番,然后让书童带上食盒出发。

至于大家闺秀,寒门学子,互相勾搭,准备私奔,一般不在这里落脚。

虽然这种人没有在这里落脚,但是数百年来,却留下了数不清的勾搭成奸的故事。。

大家闺秀和寒门学子勾搭成奸的故事,虽然还比不上司马相如和卓文君,但是坊间传闻却是多姿多彩,毫不逊色,成为酒肆茶楼最常见的话题。

当然,熊储并不关心别人是否已经勾搭成奸。

熊储六天前来到彭婆镇,并不是为了关心别人勾搭成奸与否,而是有另外的事情。

按照李信分工合作的原则,熊储需要在彭婆镇做一些事情。

熊储要做的事情,和三个方向有关。

彭婆镇北面五十里,那是洛阳城。是福王朱常洵的老巢,至于他深居简出,出必要女人,不说也罢。

彭婆镇东面五十里,就是段虎的青龙寨,这是李信一直想拔掉,但至今无从下手的地方。

伊河(鸾河)西面,彭婆镇西南五里的九道山庄,那是熊储刻骨铭心的所在。

自己在那里被打得死去活来,最后还被编上八号卖给别人当奴隶,可怜的岚更是直接被当场打死了。

熊储来到彭婆镇,已经有人给他安排好了身份。

这个人就是飞鼠门门主彭无影,彭二先生。

给熊储安排的身份,就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店小二。

不是彭二先生说他什么也不懂,而是熊储自己说什么也不懂。

这是一家紧靠着万福楼客栈的牛杂店,平时招待那些赶脚的行人。

这家小店的名字很好记,彭二牛杂店。

彭二牛杂店价钱公道,不是,价钱便宜。

一海碗牛杂,外加一个接近半斤的大锅盔,才要五两银子。

当然,你也可以不要大锅盔,换成干馍用牛杂汤泡着吃也行的,而且不加价。

五两银子的价钱,好多人都说太贵了,在隔壁的万福楼都可以吃一顿上好的席面。

万福楼,是彭婆镇最豪华的客栈,也是唯一的一家客栈,一共有四层楼高。而且雕龙画凤,张灯结彩,很是富丽堂皇。

说彭二牛杂店价钱太贵了的,其实不是有很多人说,而是有一个人说了很多次。

不是这个人一共说了很多次,而是这个人每天都会说很多次。

这个人说太贵了的时候,并不是对掌柜的说,而是对前来吃牛杂的客人说的。

这个每天都说好多次太贵了的人,就是刚来六天的熊储!

彭二牛杂店的掌柜的,其实不是别人,正是万年童子洛修。

彭二牛杂店原来有一个掌柜的,因为熊储要过来当店小二,所以临时撤换了掌柜的,变成了洛修。

洛修是货真价实的掌柜的,不过他是洛阳牛杂总店的大掌柜的。

彭二牛杂店的总店就在洛阳城西门外,在白马寺的斜对面,彭婆镇牛杂店不过是一个分店而已。

自从熊储当了唯一的一个店小二以后,

自从熊储每天都对客人说无数遍“价钱太贵了”的以后,

彭二牛杂店的食客人数不仅没减少,反而每天猛烈递增。

食客人数猛烈递增以后,熊储每天要说的“价钱太贵了”的次数,也猛烈递增。

不过,从昨天开始,熊储已经决定不说了。

因为每天说得唇干舌燥,换来的全都是白眼,甚至还有好几次差点挨打。

当然,洛修虽然是大掌柜的,但他绝对不敢打熊储。

不仅不敢打熊储,而且夜深人静的没外人的时候,还要低眉顺眼殷勤叫着公子,然后端上专门烹制的牛杂汤,然后烫上三壶好酒。

洛修不敢打熊储,倒不是因为熊储是杀手,而是因为熊储是整个飞鼠门的大恩人。

这句话不是洛修说的,而是门主彭无影彭二先生说的。

熊储并不是飞鼠门的大恩人,因为真正的大恩人是他的师傅望气散人。。

要打熊储的,其实是那些食客。

因为熊储实在是太聒嗦了,让人家吃的不痛快。

当然,熊储聒嗦只是食客要打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