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流云剑-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左翼首领叫做达布海,手下有四千多户。

右翼首领是朝尔洪台吉,手下有五千五百余户。

蒙古十人组和熊开山看见的,就是朝尔洪台吉的苏尼特右翼。

霍连山知道,五千五百多户已经是一个大型部落,可以使用的极限兵力大概有两万人,能够投入作战的大概有六千人。

霍连山同时也知道,对于草原牧民部落来说,五千五百户是不可能集中在一起的,应该分布在数百里的广大区域上。

霍连山是小叫花出身,他的印象中什么东西都可以讨回来,没有需要花钱的时候。

如果讨不到的东西,他就会想办法去偷。

叫花子偷鸡摸狗,那都属于本职工作。

况且霍连山不是一般的小叫花子,他连人家知县的三公子都敢偷。

而且偷别人的乌骓马和鱼肠剑,这都是天大的手笔,差点把熊储都给坑进去了。

大部队急行军三天,已经把携带的牛肉干消耗了一半,青稞面也消耗了一半多。

霍连山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能走两千里,必须要给大军寻找粮食。

但是,小叫花就是守财奴的代名词。

作为一军统领,霍连山竟然舍不得花钱卖粮食,这个问题可不就来了吗?

他先前和熊开山所说的“节外生枝”,其实并不是说打不打眼前的这一股人马,而是说不花钱给部队弄粮食,属不属于“节外生枝”。

说到底,霍连山就是想找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给自己的部队抢粮食。

但是他知道三大必杀令,其中就有一条“伤害百姓者杀”的军令。

听说苏尼特部竟然参加了北逃的行列,霍连山脑袋里面首先反映的就是:“老子抢他们的东西,应该不属于伤害百姓者杀的范畴,因为他们属于背叛祖宗的人。”

当然,他说“节外生枝”,这是一个语言陷阱,故意留给熊开山的。

熊开山认为“节外生枝”的意思,就是打了一个不是原定计划内的目标,那肯定就是节外生枝了。

两个人所说的“节外生枝”意思完全不同,处理起来的办法自然也是大相径庭。

霍连山的目标是抢东西,确保自己的大军不饿肚子,到时候有力气打仗。

熊开山的目标是杀人,杀掉那些殿后的军队,老百姓就是我们的了。

霍连山作为一军主将,难道他不知道熊开山会杀人吗?当然不是。

因为熊开山肯定能够找到杀人的理由,所以霍连山才让他亲自带队出去。

这哥俩在一起这么长时间,彼此之间太了解了。

比武,霍连山总是输,已经输得没脾气。

玩心眼,熊开山就没赢过,都懒得再玩。

熊开山知道霍连山的真实意思,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主见。。

重新来到西面的草原之上,熊开山只看见眼前黑压压一大片,也搞不清楚当面之敌究竟有多少人。

勇猛并不代表莽撞,熊开山留下燧发鸟铳百人队作为核心力量,把两个骑射百人队全部撒出去,利用里面的蒙古十人组化装成零散牧民,靠上去查清具体情况。

四更天的时候,两个骑射百人队回到了熊开山身边,情况也带回来了。

眼前并不是苏尼特部的核心力量,而是一个叫做嘎哈蒙诺延的族群。根据蒙古包和摊开范围估计,大概有四百多户三千余人,只有七百多挽弓之士。

先前看到的五百人,就是这个嘎哈蒙诺延的护卫主力。军士没有盔甲,主要装备就是骑弓和马刀,并没有特别之处。

一个月前,嘎哈蒙诺延接到首领朝尔洪台吉的命令,整个族群立即向西北迁徙,到哈拉哈河边上集合。

现在,嘎哈蒙诺延的红顶帐篷处于正中间,其他的帐篷呈环形分布四周,直径将近两里地。这七百多护卫已经分成四个方位警戒,保护整个族群过夜。

熊开山心里一下子就有底了,因为军师万练让赫连根专门讲解过蒙古这边的情况。

诺延,就是蒙古各部的地方贵族,拥有一定数量的奴隶,相当于大明朝里长和乡长之间的一个等级。

(大明朝规定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蒙古的诺延是地方贵族官员、奴隶主、千户,也就是“大人”的意思。台吉,就是各部汗的儿子,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可达万户。苕面窝注)

“段鹏,你的鸟铳百人队一分为三,直接从东面冲进去。其中四十人直奔核心区域的红顶帐篷抓捕嘎哈蒙诺延,另外八十人分为左右两翼加强保护。”

“鸟铳见面就开火,不以杀人为目的,主要是制造混乱。另外两个骑射百人队组成鸟铳队的左右两翼,对付处于慌乱之中的卫队。全体出发!”

要说熊开山勇猛,那是有道理的。

他手下不过三百六十多人,竟然面对三千多人的一个族群发起突袭,而且对方的挽弓之士七百多人。

但是熊开山认为现在的机会实在是很难得,已经属于箭在弦上的关键时刻,绝对不能有丝毫犹豫。

他下达作战命令的基础,就是借鉴上一次伏击赫连根的经验,利用自己的鸟铳队制造混乱,然后用两个骑射队把敌人的护卫各个击破。

熊开山认为自己的两个条件很有利:

发起突然袭击,敌人并不知道自己来了多少人,也不知道应该如何防御,可以出其不意。

另外就是现在马上就要天亮了,属于防守最松懈的时候。完全能够以少胜多,打敌人一个猝不及防。

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马上要天亮了。

如果自己返回去让霍连山把大部队带过来,估计已经日上三竿。。到那个时候,当面之敌一下子溃散开去,再想全部收拢,麻烦不小。

可是,熊开山还是小瞧了蒙古这里的实际情况,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段鹏,一直就是熊开山的得力助手,加上司马承就是原来的三人小组。

根据熊开山的命令,段鹏提着九十六斤的镔铁棍一马当先,绕过当面的一百多警戒护卫,带领四十人直接冲进了敌人的营区。

一瞬间就是火光暴闪,枪声大作,整个草原似乎都被惊动了。

中央最大的红顶帐篷是唯一还有灯光的地方,也就是冲击的目标,段鹏的眼睛一直紧盯着自己的目标。

呼啦一下子,帐篷外面已经出现一群人,超过了三十人,挥舞着手中的弯刀扑上来挡住了段鹏的去路。

段鹏两侧的鸟铳随即开火,但是这群人第一层倒下,后面的人又继续扑上来,简直就是视死如归。

虽然熊开山的命令是“不以杀人为目的”,但是段鹏才多大?不过十五岁多一点。

尤其是段鹏、司马承、杨虎、樊涛他们四个人,都是当年黄河破堤泛滥的幸存者,从小就是从堆积如山的尸体上爬出来的,对于死人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被蒲昌年的人抓进青龙寨当兵,后来被苗三冠选拔出来跟随了熊储,他们四个人才算是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即便如此,对于活人、死人,他们都很淡然。

一看这些人自己找死,段鹏顿时勃然大怒,一催战马就冲了上去,手中的镔铁棍和阎王爷的催命符差不多。

镔铁棍一通乱砸,三十多人全部横尸就地,熊开山恰在此时赶到现场,眉头就已经皱了起来。

看见熊开山皱眉头,段鹏顿时吓了一大跳。

不过段鹏搞错了意思,其实熊开山皱眉头,并不是因为段鹏杀了很多人,而是发现了这群人悍不畏死,让他产生了一种警惕之心。

“统领大人,其实这些人就是嘎哈蒙诺延身边的死士,其实也就是等级比较高的奴隶,而且还是世袭的。只要没有忤逆主人,他们平时不会受到什么责罚。一旦主人受到威胁,他们就要全部战死,否则他们的家人就要被全部处死。”

鸟铳队蒙古十人小组的十夫长一番解释,终于让熊开山和段鹏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如此变态。

没等熊开山和段鹏弄出个所以然,鸟铳队的士兵已经冲进红顶帐篷抓出五个人来。

也正是这个时候,外围的喊杀声越来越大,惨叫声此起彼伏。

现在正是一天之中最黑暗的时候,继续混战下去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熊开山知道这样下去肯定大事不好,顿时从马背上站身来,提起一口内力高声叫道:“嘎哈蒙诺延已经投降了!现在放下武器,离开战马,不杀!反抗到底,杀无赦!”

熊开山以为自己的喊话应该有用,但实际上根本没有用,喊杀声根本没有减弱,惨叫声仍然不时传来。

就在熊开山认为肯定没用,准备把鸟铳队全部投入战场的时候,整个营地的外围突然亮起一圈火把。

随即就是上百人把熊开山刚才的喊话内容复述了三遍,这下终于发挥了作用,因为喊话的都是那些蒙古十人小组成员。

霍连山率领主力部队已经赶到,整个营地彻底被包围。加上喊话的都是蒙古士兵,刚才还杀声冲天的营地突然安静下来,只剩下那些受伤的士兵不分敌我的惨叫声。

0306、收取民心

正面搏杀是拼命,善后处理是劳神。

霍连山知道熊开山的毛病。

熊开山的毛病,就是先斩后奏。

俗话说:三岁看老。

当初在南阳城,他就砸烂了城门,后来发展到要砸烂城墙。

产生这些想法的过程中,他都没有想过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虽然是一种很幼稚的行为,却是熊开山个人思考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先斩后奏的意思,就是先打起来,遇到问题再想办法善后。

霍连山有理由相信,只要有一丝机会,他肯定就不会放过。

正因为如此,熊开山前脚离开,霍连山就已经开始整顿主力部队随后跟了上来。

霍连山的主力部队来得恰到好处。

段鹏一怒之下用镔铁棍砸死人家三十多人,足以引起公愤,进而发展到同仇敌忾。

刚开始的时候,熊开山小瞧了蒙古阶层结构的威力,所以才会皱眉头。

所谓的蒙古阶层,实际上从上到下有头有脸的人,都是不同级别的奴隶主。

在外人眼里,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和族群,实际上就是某一个人的财富。

除了羊群、牛群、马群之外,人群也是某一个人的财富。

既然是属于自己的财富,自己当然就有绝对的支配权。

成吉思汗铁木真曾经颁布极为严苛的法典,为的就是能够维持这种等级结构。。

这部法典包罗万象,简直不可思议,可以说是事无巨细都包括进去了。

“如果发现有人吃饭被噎住的,立即拉出杀掉。”

这是法典的条令之一,从中就可以领略到其严苛程度。

法典中明确规定:骑奴、箭奴必须绝对服从主人,否则全家连坐。

熊开山不知道蒙古有一部法典存在,更不知道他从现在开始所面对的军队,属于真正的弟子兵。

奴隶主的护军,全部都是从奴隶中产生的,而奴隶的家人就在族群中。

段鹏一出手就杀了三十多人,而且是当着他们家人的面用铁棍砸死。

这个问题当然就严重了。

即便是奴隶,也有一定的血脉亲情存在。

自己的儿子、兄弟、朋友被人当面打死,要说不愤怒就是假的。

可是,还没等这个族群彻底愤怒起来,霍连山的主力部队到了。

霍连山人小鬼大,心思缜密,他一过来就让所有的蒙古十人小组四处高喊一句话。

“凡是战场阵亡的人,一律按照一六标准赔偿!”

这句话非常有威力,一下子就让骚动的人群趋于平静。

这句话有这种威力,那就要感谢成吉思汗铁木真法典。

因为按照铁木真法典的规定:如果骑奴、箭奴被主人杀了,或者是为主人战死了,一律按照一二标准赔偿。

按照法典的规定:主人误杀了一个奴隶,是没有罪过的。

你毕竟杀人了,草原上的问题就是人口稀少,所以主人就必须按照一二标准赔偿。

所谓的一二标准,就是说:如果主人没有正当理由杀了一个奴隶,就要赔偿他的家人一头大牲口和两头小牲口。

大牲口是指牛、马,小牲口就是指羊。

一二标准,等于一头牛加上两只羊,或者是一匹马加上两只羊。

就是一个奴隶价值。

对于被杀的奴隶,或者是为主人战死的奴隶本人来说,这个价值并不高。

但是对于他的家人来说,这个价值就不低。

因为铁木真法典还有一条规定:一个人头等于一条命,一个俘虏等于两条命。

这个意思是:如果你在战斗中能够砍下一个敌人的脑袋带回来,你就可以多出一条命。如果你能够抓一个俘虏回来,你就可以多出两条命。

奴隶的性命等于一头牛加上两只羊,或者是一匹马加上两只羊。

所以一场大战之后,那些带回了敌人脑袋,或者是抓回俘虏的人,就可以找主人兑换同等价值的牲口。

草原牧民的财富,并不是说你手里有多少银子,而是说你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牲口。

毕竟银子不等当饭吃,牲口能够不断繁殖下去,从而提供更多的食物。

铁木真法典还有一条:如果一个家庭的牲口数量过百,就自动脱离奴籍。

铁木真能够成为蒙古的一根标杆,就是他说话绝对算数。

蒙古士兵为什么作战凶悍?就是因为铁木真法典的厉害。

只要是法典规定属于个人的东西,天王老子都不能动。

哪怕是奴隶的东西,你也不能动。

蒙古士兵本来是奴隶,但是只要不断立功,然后用人头或俘虏兑换牲口,他很快就可以脱离奴籍,开始攀登贵族的高峰。

在蒙古草原上,具有蒙古血统的奴隶地位并不是很低。

因为他们不过是在内部混战中被抓回来的俘虏,只要反过来立下战功,很快又可以摆脱奴籍。不仅可以重获自由,甚至还能够变成贵族。

有了这样的法典作保证,当杀人可以变成贵族的时候,一支军队不疯狂都不可能了,所以当年的蒙古大军才能够所向披靡。

蒙古人拥护铁木真,就是因为每一次战争抢回来的大批牲口,绝大部分都被奴隶兑换回去了,真正留给他本人的并不多。

部队出发之前,军师万练专门说过这个问题。

所以霍连山看见局面马上要失控,因此灵机一动,让下面的人喊出了“一六标准赔偿”的口号。

一六标准赔偿,就是今天战死的人,每个人可以得到一头大牲口和六头小牲口的赔偿。

这相当于铁木真法典三倍的赔偿额度,而且符合蒙古各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